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为寻求高效的糖基化改性条件和良好的应用途径,本文以葡萄糖、木糖两种单糖为糖基供体,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蛋白与糖比例、蛋白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湿法糖基化反应的影响,分析大豆分离蛋白-葡萄糖复合物(SPI-葡萄糖)、大豆分离蛋白-木糖复合物(SPI-木糖)致敏性的变化,并将SPI-葡萄糖、SPI-木糖应用于低致敏千页豆腐生产。结果表明,木糖相较于葡萄糖更易与大豆分离蛋白发生糖基化反应,但也更容易有类黑素产生。在蛋白浓度为25 mg/mL时,糖基化反应程度最高,并且糖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糖添加量呈正相关。SDS-PAGE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糖基化改性使大豆分离蛋白和糖分子发生了共价结合,SPI的自由氨基减少。糖基化反应程度越高,SPI致敏性越低,SPI-木糖接枝物致敏性降低程度最高可达50%,以其为原料经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交联所制作的千页豆腐有良好的弹性和咀嚼性。  相似文献   
212.
针对TiO2表面活性位点不足、反应动力学缓慢、CO2还原产物中碳氢化合物的产率低以及选择性差等问题,研究通过Pd催化氧还原法在缺氧环境中构筑了具有表面氧空位的一维单晶TiO2纳米带阵列(Pd-Ov-TNB)。通过形貌结构、载流子行为及光催化性能分析,探究了表面氧空位和Pd的氢溢流效应对光生载流子分离传输及还原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d-Ov-TNB的CO2还原活性强,产物中CH4、C2H6和C2H4的产率分别为40.8、32.09和3.09μmol·g-1·h-1,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高达84.52%,在C-C偶联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一维单晶纳米带结构提高了材料的活性比表面积和结晶度,为CO2还原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并加速载流子的分离传输。同时,氧空位增强了光生电荷的表面积累,为CO2还原提...  相似文献   
213.
为提高聚能射流对炸药能量的利用率,结合电磁加载药型罩以及爆磁压缩发生器原理,提出一种电磁能与炸药联合加载药型罩的原理结构。联合加载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电容器放电,在爆磁压缩发生器中形成初始磁通;第2阶段,炸药1爆轰,压缩磁场,电流增大,同时爆轰波传播至药型罩部分引爆炸药2,电磁力与爆轰压力共同压垮药型罩。结合炸药爆轰理论、传统PER射流成型理论以及电磁加载特性,建立电磁与炸药联合加载下药型罩射流成型的理论模型。利用理论模型计算?56 mm聚能装药在联合加载结构下的射流成型,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联合加载时序对联合加载射流成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电磁与炸药联合加载能够增加成型射流的速度以及动能,提高聚能射流对炸药的利用率,并且优化联合加载时序能够进一步提高射流速度和动能;联合加载下射流动能相对传统聚能装药提升了34.5%,对炸药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36%。  相似文献   
214.
针对当前风电机组增功技改中存在获取建模参数困难,所建模型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建模的风电机组增功技改的快速评估方法。采用基于SCADA数据概率统计方法,建立了风电机组控制参数模型;基于翼型数据库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了叶片基本几何模型,采用优化算法,以风电机组特性曲线为目标进行模型优化。利用NREL5MW风电机组对等效建模方法进行验证,得出功率与推力曲线吻合很好。对某2MW风电机组进行等效建模,在等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叶尖加长方法,并对加长的效果进行了气动评估,结果表明通过SCADA数据获取的参数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机组的运行情况,等效模型能准确模拟出原模型的气动特性,叶尖加长后能显著提高风电机组的年发电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解决风电机组发电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15.
为了贯彻实行“健康中国”战略,解决井下粉尘危害严重、传统湿式降尘手段能耗高、工效差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引射分级气动喷雾降尘技术,并研制了引射分级气动喷雾降尘装置。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引射分级装置内部流场、速度场,通过搭建引射分级气动喷雾降尘试验平台开展吸风风速试验和降尘试验,进行了喷头选型以及引射结构模型设计,同时以吸风风速和试验降尘效果作为关键监测指标,探究了引射分级气动喷雾降尘装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分级装置内部形成引射气流且吸风口风流向喷雾处运移;引射分级雾幕降尘装置最优选择为SV980喷头搭配B型引射结构模型,吸尘口中心风速最高为1.27 m/s,吸尘口侧壁风速最高为1.53 m/s;B型引射结构模型总降尘效率、一级降尘效率、二级降尘效率分别达到83.9%、76.6%、7.4%,优于单一喷头及A型引射结构模型。现场试验表明:掘进司机位置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分别为85.67%和81.02%,有效降低了井下粉尘浓度,保障了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