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1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69篇
电工技术   223篇
综合类   211篇
化学工业   425篇
金属工艺   287篇
机械仪表   306篇
建筑科学   303篇
矿业工程   202篇
能源动力   104篇
轻工业   387篇
水利工程   204篇
石油天然气   246篇
武器工业   62篇
无线电   3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2篇
冶金工业   126篇
原子能技术   35篇
自动化技术   2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压支撑强度量化评估指标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柔性直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系统存在规模受限、暂态过电压、控制失稳等问题,其严重程度与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密切相关。该文以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系统为背景,对电压支撑强度的量化评估指标——短路比指标、阻抗比指标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综述。分析电力系统强弱的关键特性及其与量化评估指标之间的关联,阐述了电压支撑强度的概念。一方面,短路比作为量化评估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根据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后的系统特征,发展不同形式的构建方法。采用短路比指标衡量电压支撑强度时,临界短路比是划分系统强弱的重要判据,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密切相关,当前临界短路比应用于新能源系统时存在计算方法及数值不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推导阻抗比与临界短路比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阻抗比对电压支撑强度的影响,确定短路比与阻抗比在电压支撑强度量化评估应用中的配合关系。该文对现有的电压支撑强度量化评估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建议在评估电压支撑强度时将短路比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将阻抗比指标作为辅助指标,为衡量系统对电力电子设备接纳能力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大扰动冲击下,功角与电压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主导稳定形态存在难以判别的问题,进而制约有效控制策略的制定。该文首先针对机组–机组、机组–负荷系统,通过支路两端节点空间位置遍历,分析不同失稳形态下支路两端节点电压幅值乘积Um Un和相位差△θmn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其次,基于可表征电网稳定态势的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simplifiedbranchtransienttransmissioncapability,s BTTC)指数,定义指数与其电压因子和相位因子的相关系数CCsBTTC-U、CCsBTTC-θ以及系数比CCRUθ。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导稳定形态判别方法和多级稳定控制策略。面向实际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验证判别方法连续监测主导稳定形态演变的准确性,以及多级控制策略降低失稳风险和限制失稳影响范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本文提出一种深度学习与关联模式挖掘融合的查询扩展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Copulas函数的支持度-置信度评价框架挖掘初检伪相关反馈文档集中扩展词,构建统计扩展词集,利用深度学习工具对初检文档集进行词向量语义学习训练得到词向量扩展词集,将统计扩展词集和词向量扩展词集融合得到最终扩展词.该模型不仅考虑来自统计分析与挖掘的扩展词与原查询间的关联信息,还考虑扩展词在文档中的上下文语义信息,扩展词质量得到较好地改善.在NTCIR-5 CLIR语料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扩展模型能提高信息检索性能,其MAP和P@5平均增幅高于近年现有同类查询扩展方法.本文扩展模型可用于跨语言检索系统,以提高其性能.  相似文献   
84.
续表1--2到1995年9月1 3 B止中国专利局已授权的焊接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序号 发明专利名称 申请日 授权公告日 专利号 专利权人 发明人226 航空叶片表面激‘ 1992(~5 20 I(~94 1 4)1—9 ZI.9210619-".8 中国科学院金 吴维叟、王茂才、 仿形熔铸工『E工之工艺 属腐蚀与保护研 龙隶、单国有、肖冰、 方法 究所 邓玉清、白林祥227 独立电焊焊接装置 1990 1l 13 1994 10 26 ZL9111613.8 乌克兰苏维埃 达尼依尔.安德 主权共和国科学 列也维奇.杜德何 院巴顿电焊研究 等四人 所(乌克兰)228 金锡钎制的制造方1992 04 09 1994 11 02 ZL9210264…  相似文献   
85.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权益的日益重视、发展海洋经济热潮的兴起和陆地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迅速发展,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首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节点、网络体系结构和水下声学传播特征作了介绍;进而重点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跨层设计、网络信息处理技术、水下定位和仿真平台8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综述;最后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的情况,并讨论了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针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大纲要求,在剖析课程内容、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金字塔式、发现式和四结合式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面向问题求解的能力,同时,针对该课程特点和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侧重于综合能力测试的课程考核方法,最后,介绍课程教学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环境减灾小卫星影像水体和湿地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HJ星多光谱CCD相机数据地物光谱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光波段的改进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B),并分别利用HJ星数据和ETM+数据,比较分析了NDWI-B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水体的效果。结果证明,应用NDWI-B除可准确提取大范围水体外,还能够提取小范围水体和湿地,为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数据的洪水淹没等水体分布信息快速自动提取提供了一种实用化方法。  相似文献   
88.
太湖秋冬季蓝藻水华MODIS卫星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7年10~12月长时间序列MODIS卫星遥感影像,在经验模型估算叶绿素a和藻蓝素浓度的基础上,通过阈值分割提取太湖蓝藻水华,实时获取了蓝藻水华及其色素浓度信息。结果表明:10~12月蓝藻主要分布在西部沿岸和湖心区,爆发频率和水华面积均高于北部各湖湾,其中10、11月平均水华面积分别为261.5km2和321.6 km2,12月水华面积明显小于前两个月,平均为163.3 km2。另外,在蓝藻爆发期,叶绿素a和藻蓝素平均含量基本维持在45μg/L和180μg/L的水平,且爆发期内,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覆盖面积、色素浓度在短时间内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
阐述一种新颖的新闻视频结构化浏览和标注系统。应用基于时空切片分析的新闻主播检测方法和基于颜色直方图的镜头分割方法实现新闻视频的结构化。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和特定语义概念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对主播场景的文本信息标注和对新闻故事镜头的语义概念标注。该系统有利于用户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新闻视频的浏览和编辑,有效实现新闻视频的索引和浏览。  相似文献   
90.
基于VR的空间机器人遥控操作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遥控操作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的人在回路中的传真方案,并指出该方案要解决的三个关键技术:虚拟环境建模技术、校准处理技术及人-机接口技术。重点讨论空间机器人虚拟环境的建模技术及六自由度空间球的人-机接口技术。并给出了在三维空间球遥控下的空间机器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