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能量桩储热技术是以太阳能和混凝土桩作为复合热源的热泵系统,在混凝土桩内部埋设换热管,利用太阳能集热板将热量通过混凝土桩中的换热管储存在土壤中。本文采用柱热源模型对桩群进行180天的连续储热过程模拟计算,对地下土壤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出4 m的桩间距下,能量桩间的储热相互影响较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以吉林省长春市轻轨4号线中一节不带车门的车厢为例,对夏季车厢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进行实测,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乘客乘车时的环境舒适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现阶段轻轨列车存在的问题.通过使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进一步对轻轨车厢进行物理建模与仿真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厢 内温度的变化容易受到站台 热空...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混凝土桩储热系统是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高效开发与利用地下热能的新技术。在长春某别墅项目上应用太阳能混凝土储热桩系统,分析其工程造价,并分别与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作了经济性分析与比较。建筑物采用太阳能混凝土桩储热系统可以实现冬季零能供暖,夏季零能制冷,每年最少节煤量可以达到17.72kg标准煤/m^2;吉林省地源热泵总应用面积要达到800万m^2,如采用太阳能混凝土储热系统,每年将节煤1.4×10^8kg,每年二氧化碳减少排放3.71×10^8kg,经济和节能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春地区缺乏地热资源特点,基于BP神经网络智能化结构特征和能力特征,提出一种神经网络区域地热能分布的评估方法。根据长春地质条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Matlab软件,对已知勘探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网络训练,可完成长春地区的地热资源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建立室内模型试验,针对多次温度循环下饱和黏土地基中能源桩热-力响应展开研究,分析了桩周温度场、桩土沉降、桩身附加热应力及侧摩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升温时桩身温度沿深度逐渐减小,土体温度沿径向逐渐降低;降温所引起的桩顶沉降量大于升温的膨胀量,将换热液体从5℃加热至70℃并维持24 h,随后降温至5℃并维持5 h,如此循环3次,导致桩顶产生不可逆的累积沉降;距桩身越近桩周土产生的沉降越大,沉降速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减小趋势,3次循环后,距桩侧130 mm处土体表面沉降达到桩直径的1.42%;温度荷载所引起的桩身附加应力和侧摩阻力均随温度的升高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工作荷载作用下桩身附加热应力最大值达到695.40 kPa,最大热应力所在位置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逐渐上移;升温时桩体上部产生负的侧摩阻力,下部产生正的侧摩阻力,降温时恰好相反;工作荷载的作用导致桩身产生负摩阻力的区域逐渐变小,位移零点也逐渐上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