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硅基集成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微芯片,采用有限容积法,边界条件考虑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对PCR微芯片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样品的升、降温速度和样品内部的温度均一性。分析结果表明芯片具有较高的升、降温速度,而且样品内部的温度均一性也满足PCR反应的要求。芯片在温度控制系统下进行了热循环反应,实现了GUS基因的扩增,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2.
丘形柔性神经微刺激电极阵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改善刺激效果,同时保证刺激电极自身安全,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圆滑外形的丘形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以光敏性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为基质材料,利用光刻和金属层图形化结合电镀工艺,本文制作了6×6丘形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每个电极位点底面直径为150μm,高度约为50μm。通过数值模拟、形貌观测和电学性能测试对制备的微电极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微电极阵列(具有相同底面积),三维丘形电极位点的阻抗(@1kHz)降低了约4倍,可实现更有效的刺激。而相对于塔形电极,丘形电极则具有更均匀的表面电流密度分布,有利于电极长期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电聚合制作DNA芯片以及无标记检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成一种新的吡咯衍生物DNA-3-吡咯甲基-四聚乙二醇单醚的基础上,探索了恒电位法在铂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X)等对聚合膜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探索了利用亚甲基蓝(MB)进行DNA芯片杂交检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MB可以用作无标记的DNA杂交检测,同时证明了基于恒电位聚合制作的DNA芯片是有检测功能的.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DNA提取纯化芯片,采用多层微细加工技术制作SU-8模具,制作含有微柱的三维立体结构的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在微池内填充超顺磁性磁珠,利用固相提取法,对生物样品中的DNA进行有效快速提取。微柱结构能有效促进反应液混合。整个流程快速有效,无需离心,操作简便且易于芯片集成,能在30 min内完成PCR产物的提纯。成功对大肠杆菌裂解液中的DNA进行了提取,提取产物可直接作为PCR反应的模板,较好地避免了非特异扩增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目前微流控芯片中应用的最广泛的基质材料,但基于PDMS材料的微流控芯片在应用中存在溶剂易挥发、难以进行较长时间检测分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玻璃-PDMS薄膜-玻璃”(G-P-G)夹心式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巧妙利用聚酯(PET)胶片作为载体转移处理脆弱的结构化PDMS膜,然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将结构化PDMS膜夹在两个玻璃基板的中间,形成“玻璃-PDMS薄膜-玻璃”夹心结构芯片,由于玻璃材料的低通透性,使得芯片具有低溶剂挥发特性.该夹心式芯片的低溶剂挥发特性通过蛋白质结晶实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6.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制作微流控流式细胞计数芯片,利用负压驱动与鞘液夹流技术实现样品的水力聚焦,达到了10μm的样品聚焦宽度。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制作了小型化的检测装置。以488nm固体激光器为光源,激光束以45°方向穿过一个水平狭缝,以线光源形式汇聚到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区域,并与微通道垂直交叉,细胞样品的荧光信号通过光电倍增管收集。整个分析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可初步实现细胞的计数。  相似文献   
77.
毛细管电泳与电泳芯片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细管电泳与电泳芯片是新兴的分离分析方法 ,该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毛细管电泳与电泳芯片的各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8.
李刚  陈强  赵建龙 《现代仪器》2006,12(2):31-34
离子迁移谱技术是一种气相环境下的电泳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痕量化学物质检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学毒剂探测和机场、海关的毒品与爆炸物检测。近年来,离子迁移谱技术与电喷雾和基质辅助解吸附等离子化技术的结合,以及与质谱技术的联用,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迅速拓展到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介绍离子迁移谱技术的主要原理并综述离子迁移谱技术在蛋白质化学、临床化学和药物化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生物芯片是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的新技术,借助于微制造技术研究成果,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讨论了目前生物芯片所采用的微制造技术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对生物芯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设计了 2 .5 Gb/ s光纤通信用耗尽型 Ga As MESFET定时判决电路 .通过 SPICE模拟表明恢复的时钟频率达2 .5 GHz,判决电路传输速率达 2 .5 Gb/ s.实验证明经时钟信号抽样后判决电路可产生正确的数字信号 ,传输速率达 2 .5 Gb/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