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文莉 《山西煤炭》2002,22(3):50-51
指出了当前煤矿安全监察对应急预案监察的不足,阐述了监察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2.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莉 《山西建筑》2007,33(15):273-274
论述了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探讨了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定额的要求,以促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行。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通信网络工程应用中光电复合光缆的应用设计,以及工程优化和施工规范。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室内分布式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线缆敷设方案,以及可靠的传输方案。室内分布式系统基于光电复合光缆来设计,为工程提供高效快捷的优化解决方案。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的试点应用情况,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包括复合光缆的熔纤工艺。这对于工程施工应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产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具有初级化、质量低、效益差等特点,提出如何改造山西的传统产业,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阀,提出了具体改革步骤、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文莉 《山西建筑》2010,36(29):112-113
阐述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以具体工程为背景,针对在施工中如何控制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论述认识到合理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唐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
王振  李保国  罗权权  赵文莉 《包装工程》2020,41(15):232-238
目的为保证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需对车用锂离子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方法从电池的最高温度、使用寿命以及最大温差等方面,对空冷、液冷、相变材料冷却、微通道/微热管冷却以及加热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相对于常规的空冷、液冷、相变材料与热管等冷却方式以及新型的热电制冷等方式,基于微通道、微通道冷板及微通道热管式的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具有更为卓越的换热性能,已成为一种可行且有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BTMS存在整体结构复杂、换热细节研究不深、实用性不强以及针对微通道的相关强化研究不足等问题。结论在微通道液冷式BTMS的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强化换热与强化结构体力学强度等研究,可以显著增强BTMS及整体系统的换热性能与结构强度,以及对锂离子电池产生更好的温控效果,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运行三维电极生物膜-硫自养耦合脱氮系统和常规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并运用反硝化基因nir S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耦合脱氮系统脱氮性能和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为揭示耦合脱氮系统反硝化机理和优化系统运行参数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生物膜与硫自养耦合脱氮系统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和平衡系统酸碱度的能力.系统中反硝化菌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2.436和0.894;Beta proteobacteria在耦合脱氮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有35个克隆子(61.49%)与陶厄氏菌属(Thauera)有较高的同源性;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的比例为3.5%;11个克隆子(19.29%)与食酸菌属(Acidovorax)有一定的同源性.说明当耦合系统碳源充足时,脱氮作用主要以异养反硝化过程为主,以单质硫和氢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脱氮作用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2004-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并探索该类事件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报告,分析甘肃省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地区、中毒场所分布和致病原因等特征。结果:2004--2010年间甘肃省发生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均呈现集中在二、三季度高发的趋势,其中化学和有毒植物类食物中毒的报告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多发场所主要为家庭(41.2%)、学校食堂(20.6%)和农村聚餐等(19.1%)。微生物类食物中毒所占比重最大(41.2%)、波及人数最广泛(83.9%);有毒植物类发病率最高(37.5%,P〈0.01),其中以毒蘑菇、菜豆中毒为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72.0%、60.2%);总体来讲化学类病死率最高(19.7%,P〈0.01),但病死率最高的前3位原因是肉毒梭菌(50%)、农药鼠药(46.3%)和毒蘑菇中毒(38.9%)。结论:从事件波及范围、构成比来看,微生物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致死性角度看,化学类的农药/鼠药和有毒植物类的毒蘑菇中毒更具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银川市某污水处理厂SBR池出现污泥沉降性下降的问题,分析了活性污泥沉降性能下降的原因,并通过系列试验,探索出改善活性污泥泥状况、提高污泥沉降性能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污泥沉降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