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54篇
  免费   2290篇
  国内免费   1729篇
电工技术   307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789篇
化学工业   4882篇
金属工艺   2410篇
机械仪表   3210篇
建筑科学   3450篇
矿业工程   2114篇
能源动力   892篇
轻工业   3827篇
水利工程   1532篇
石油天然气   2210篇
武器工业   552篇
无线电   35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67篇
冶金工业   1576篇
原子能技术   477篇
自动化技术   3548篇
  2024年   405篇
  2023年   1213篇
  2022年   1320篇
  2021年   1492篇
  2020年   1298篇
  2019年   1470篇
  2018年   1408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1052篇
  2014年   2506篇
  2013年   1711篇
  2012年   1939篇
  2011年   2002篇
  2010年   1921篇
  2009年   1880篇
  2008年   1776篇
  2007年   1736篇
  2006年   1722篇
  2005年   1550篇
  2004年   1453篇
  2003年   1282篇
  2002年   1107篇
  2001年   1016篇
  2000年   909篇
  1999年   734篇
  1998年   599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594篇
  1995年   580篇
  1994年   576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360篇
  1990年   383篇
  1989年   376篇
  1988年   233篇
  1987年   225篇
  1986年   170篇
  1985年   174篇
  1984年   170篇
  1983年   173篇
  1982年   124篇
  1981年   109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23篇
  1965年   17篇
  1959年   1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制备了三丁基十四烷基硫酸氢鏻、三丁基十四烷基磷酸二氢鏻、三丁基十四烷基对甲苯磺酸鏻([Bu_3PC_(14)H_(29)]^+[PTSA]^-)和三丁基十四烷基三氟甲磺酸鏻([Bu_3PC_(14)H_(29)]^+[CF_3SO_3]^-)4种季鏻盐离子液体,并将其用于酯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催化剂,考察了季鏻盐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u_3PC_(14)H_(29)]^+[PTSA]^-和[Bu_3PC_(14)H_(29)]^+[CF_3SO_3]^-两种季鏻盐离子液体不仅催化活性高,且可多次重复使用,其中[Bu_3PC_(14)H_(29)]^+[PTSA]^-可重复使用100次以上。以[Bu_3PC_(14)H_(29)]^+[PTSA]^-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正丁醇与醋酸的摩尔比1.05-1.10,催化剂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5%,反应时间3.0 h。  相似文献   
932.
CO_2在驱油过程中能否与原油达到混相,直接影响驱油效果和最终采收率。因此需对CO_2在低渗透油藏中与原油的混相条件及近混相区域中最小混相压力进行系统研究。选取YC油田低渗目标区块,以室内油藏物理模拟为基础,通过均质和非均质长方形岩心实验,在评价影响CO_2驱油效果的渗透率、采收率、驱替速度、气油比和渗透率级差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岩心驱替实验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模拟低渗超低渗孔隙介质以及油藏非均质等性质,在模拟YC目标区块油藏非均质条件下测得CO_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18.5 MPa,与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结果相同,比传统细管实验测值17.8 MPa高出0.7 MPa。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用岩心驱替实验法可以探究渗透率及其非均质性和驱替速度等不同因素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规律。该岩心驱替实验方法可用于确定CO_2近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为深化CO_2近混相驱油机理的认识及矿场应用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3.
液化气中丙烷既可作为优质烯烃裂解原料也可脱氢增产丙烯。以320 kt/a原料处理规模的丙烷裂解和丙烷脱氢工艺为考察对象,分别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丙烷裂解及丙烷脱氢两种工艺流程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通过提取原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工艺操作参数、化学品特性等信息进行技术经济安全性比较;若丙烷裂解以双烯(乙烯和丙烯)、丙烷脱氢以丙烯作为产品,两种工艺的产品收率分别为80.3%和84.4%,产品能耗为4.6 MW/t、4.4 MW/t;丙烷裂解与丙烷脱氢火灾爆炸指数(F&EI)最大的设备分别为裂解炉和丙烯精馏塔,F&EI分别为185.6和125.7。  相似文献   
934.
超深水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受扰因素多、断面多解性强,严重影响了常规构造解释的准确性。在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超深水区的断层研究中应用高精度沿层相干技术,有效提高了断裂系统解释与组合的精度。高精度沿层相干技术对超深水三维资料中特定地质时期断层的空间展布具有很好的表征。基于此技术的断裂系统相干分析指示白云超深水区的构造走向受北东向区域断裂控制明显。下渐新统恩平组顶面(T70)为区域不整合面与白云-荔湾凹陷的断-拗转换界面,恩平组沉积时期白云-荔湾凹陷具有连通性,渐新世早期断陷特征减弱,晚期以断拗-拗陷作用为主,对珠二坳陷超深水区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5.
低渗透油藏 CO2混相条件及近混相驱区域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CO_2在低渗透油藏中与原油的混相条件及在近混相条件下的驱油效果,采用室内物理模拟方法,通过均质、非均质长方体岩心实验,在评价影响CO_2驱油效果的渗透率、岩心长度、渗透率级差和压力因素的基础上,借助采收率与各影响因素参数指标,分析非混相、近混相和混相不同阶段的曲线特征,建立了近混相驱区域的确定方法。采用该岩心实验方法,在模拟油藏条件下,CO_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18.5 MPa左右,比传统细管实验确定的17.8 MPa高出0.7 MPa,同时根据驱油曲线特征,划分了CO_2非混相、近混相和混相区域,并根据驱油效率确定出近混相驱的压力区域为16.5数18.5 MPa。建立的最小混相压力岩心测定方法和近混相驱区域划定的方法,为进一步深化CO_2近混相驱油机理的认识及YC油田CO_2矿场驱油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36.
渤海绥中油田三次采油污水中含有阴离子聚合物,存在空间位阻效应,传统聚醚嵌段型清水剂具有清水速度慢、药剂用量大、大量黏稠絮凝物黏附于管道壁面及转弯处造成装置堵塞等缺点。以环氧氯丙烷、有机胺为起始剂,乙二胺为交联剂,制得一种高效的季铵盐型小分子阳离子清水剂H1,优化了合成条件,对比了H1与现场应用的清水剂(BHQ-04和BN-5)的清水效果。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有机胺、乙二胺投料摩尔比为1.2∶1∶0.3时,在75℃下反应5数6 h制得的清水剂清水效果最佳;与现场用清水剂相比,H1油水分离速度快、油水分离后的上层絮状体松散且可自由流动,有效清水浓度为175 mg/L,远低于BHQ-04的400 mg/L和BN-5的300 mg/L。H1清水剂有效解决了渤海绥中油田区块含聚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黏性油泥问题。  相似文献   
937.
根据不同劣质渣油的特点,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具有超大孔的脱金属催化剂RDM-36,具有双峰孔的沥青质转化和脱金属催化剂RDMA-31,具有特殊外形和孔结构的多孔泡沫保护催化剂RG-30和蜂窝圆柱保护催化剂RG-20及RG-30E,并开发了适用于加工高(Ni+V)含量、高沥青质含量、高(Fe+Ca)含量渣油原料的固定床渣油加氢级配技术。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级配有RDMA-31的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处理沥青质含量高的渣油原料,产品中金属杂质含量满足下游催化裂化装置对优质原料的要求; 级配有RDM-36的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处理(Ni+V)含量接近200μg/g的渣油原料,金属杂质的脱除率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合理级配RG-30,RG-20,RG-30E,可以加工高(Fe+Ca)含量的渣油原料,并确保催化剂床层维持较低的压降,达到延长开工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8.
为了解某国产漂浮输油软管的抗径向压载能力及各层结构在径向压载下的响应,根据标准API 17K及OCIMF—2009的要求,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压载模型,并完成了大位移载荷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螺旋钢筋层是漂浮输油软管承担径向压载的主要构件,其应力较大值位于上、下、左、右4个边界区域;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压载力与径向压缩量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在一段初始压缩量之后,会在相当大的一段压缩量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抗压刚度稳定值约为1 k N/mm,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研究结果可为漂浮输油软管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9.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中国石油集团整体优势,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开拓探索煤层气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核心,两级重大专项与公司级科技项目一体化实施,加强专项实施过程管理,严控经费执行;持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架构,深度融合研发力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新保障能力;强调政策导向鼓励创新,重视成果凝练,积极申报科技奖励,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提升科技影响力。通过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配套,完善了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理论,创新了煤层气勘探开发七大技术系列,建成了国内一流实验室,有力支撑了我国煤层气业务的发展。公司成立10年来,科技管理能力、创新创效、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国内煤层气领域业务技术主导者、标准规范制定者、业务发展领跑者。  相似文献   
940.
都珂  赵名扬 《电信技术》2007,(12):111-113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建设,骨干网的带宽和容量有了大幅提升,网络瓶颈已从骨干网逐渐转移到城域网上.建设城域网必须考虑到网络的投资成本和业务发展的需求以及网络的可扩展性,以业务带动网络建设,多业务运营已经成为新时期运营商发展的趋势,在城域网领域,随着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业务流向/流量不确定性的增加,如何以客户和业务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的网络资源应用满足客户的差异化的需求,并为运营商带来持续的赢利,是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