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6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6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2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为提高聚苯硫醚纤维的光稳定性,采用熔融复合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聚苯硫醚石墨烯(PPS-G)纳米复合纤维。表征了氙灯老化处理前后纳米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和熔融行为,探索了石墨烯对纳米复合纤维紫外光稳定性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老化处理192 h后,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提高,纳米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保持率显著增加。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0 %时,纳米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保持率分别为80.2 %和90.6 %,相比纯纤维分别提高了23.08 %和26.1 %;光老化对PPS-G-1.0纳米复合纤维熔点的影响明显减小,纯纤维的熔点下降幅度为7.1℃,而PPS-G-1.0 纳米复合纤维熔点仅下降3.0℃;石墨烯对聚苯硫醚纤维的光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Na_2CO_3溶液洗涤镍钴铝酸锂前驱体Ni_(0.80)Co_(0.15)Al_(0.05)(OH)_2以降低杂质S含量,研究了c(Na_2CO_3)和洗涤温度对降S效果的影响。在c(Na_2CO_3)=0.5 mol/L和洗涤温度为70℃的洗涤工艺条件下,S含量可以控制在8×10~(-4)以内,并且前驱体Al含量保持稳定,优于Na OH溶液洗涤效果。此外,采用Na_2CO_3溶液洗涤也未影响到前驱体的粒度分布、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因此,采用Na_2CO_3溶液洗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洗涤降硫方法。 相似文献
74.
GEO SAR因其超宽测绘带和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导致低轨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不再适用,进而采取基于多脉冲分时比幅的波束指向定标方法。本文针对该指向定标方法,结合GEO SAR星地几何关系,对卫星姿态变化、三维系统性误差以及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中接收机信噪比和通道增益稳定性引入的指向误差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0.003°的姿态测量误差会引入0.003°的距离向指向误差和0.0033°的方位向指向误差;三维系统性误差是导致天线波束指向变化的主要误差源;当SNR≥35 dB、通道增益稳定性优于1 dB时,GEO 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引入的指向误差小于0.001°。 相似文献
75.
76.
在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中,由于霍金斯 指标能够很好地检测到平方预测误差(Q)指标所无法检测到的传感器故障,因此有必要对 指标检测到传感器故障的情况进行故障分离和重构的分析。利用故障重构方法,提出了采用基于 指标的传感器验证指标(cSVIH)进行传感器故障分离的方法,形成基于 指标进行传感器故障检测、分离和重构的一整套策略。电厂数据仿真实验验证了 指标对部分传感器进行故障检测优于Q指标的理论和基于 指标的故障检测、分离和重构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联合使用Q指标和 指标的故障检测框架。 相似文献
78.
79.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传统的可持续设计落后于时代,现代化的可持续设计必须更具成效性与实践性。本文从设计的能动层面出发,分析可持续设计若能从功能境界迈向伦理境界,资本逻辑回归生活逻辑,产品设计迈向行为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拓展空间将更为广阔;以视觉认知机制与行为的产生模式为起点,解析在可持续行为设计中可执行的设计策略,运用图形、质感等视觉元素,通过视觉注意、行为限定、情感延续等设计策略可有效实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80.
AB5型储氢合金在气固储氢、氢压缩、镍氢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循环稳定性是人们的一个关注点.本实验通过电弧熔炼的冶金方法,结合长时间退火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以CaCu5相为主相,以富Ni/Sn相为次要相,以及少量C相和Si相弥散分布的LaNi5.5 Sn1.5-C-Si合金,并结合LaNi5基础合金,研究了LaNi5.5 Sn1.5-C-Si合金在1000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的储氢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吸/放氢循环,合金的储氢容量略有降低,吸/放氢平台发生细微的倾斜,但以上变化远远小于LaNi5合金循环1000周的变化.LaNi5.5 Sn1.5-C-Si合金循环1000周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8%,这可能是由于C和Si相的弥散分布对合金颗粒的粉化起到了缓冲作用.此外,LaNi5.5 Sn1.5-C-Si合金具有良好的吸氢动力学性能,在383~423 K、2 MPa氢压下200 s内即可完全吸氢,合金良好的吸氢动力学性能可能与富Ni/Sn相的催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