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6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由于杂波的非均匀特性,传统杂波抑制技术的杂波滤除能力有限。在强杂波环境下,处理后回波仍残留大量虚警。文中提出了新的点迹滤波技术,用于抑制杂波虚警。针对地面动目标检测体制雷达,通过提取目标和杂波的五种分类特征和五种先验特征,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支撑向量机方法过滤虚假点迹。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取的特征和设计的分类器, 可在较少目标损失下,有效地抑制地杂波虚警。  相似文献   
52.
53.
Cu-6%Fe (mass fraction) microcomposites containing (0-0.30)% rare earth elements were prepared by cold drawing and intermediate heat treatments. Microstructure was observed,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measured for alloys at various drawing strain levels. Adding rare earth elements could reduce the size of primary Fe and Cu dendrites of Cu-6%F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bu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rawing strain. Rare earth additions in Cu-6%Fe slightly increased the strength at low strai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conductivity at high strain. Both strain hardening rate and conductivity loss of Cu-6%Fe containing rare earths were reduced at lower strain than Cu-6%Fe.  相似文献   
54.
基于ARM 9的小型一体化目标数字定位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有别于以往定位方法、可在一定距离外对目标进行定位、基于ARM9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轻型数字一体化目标定位系统。系统实时输出自身和目标的经度、纬度、高程等位置信息。然后对系统硬件组成、目标定位原理和算法、系统软件结构和开发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用熔铸法制备了Cu-12%Fe合金,研究了经1000℃固溶后不同时效工艺对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50℃时效可细化合金的Fe枝晶.消除Cu基体枝晶偏析并改变晶面间距.合金硬度在时效初期时下降,随后增加并达到最大值后再次下降.在350℃和450℃时效时,电导率随时效时间增加而上升.在550℃和650℃时效时,电导率随时效时间先增加而后下降.对Cu-12%Fe合金固溶并在550℃时效4h,可以获得良好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匹配.  相似文献   
56.
高分辨力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提高已研制的基于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显微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平板旋转微扫描器的高分辨力显微热成像系统.分析了光学平板旋转微扫描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微扫描器相关的参数设计、加工容差,并与现有的非制冷显微热成像系统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与加工,确定了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的技术指标.利用该系统实际采集的显微热图像与过采样处理结果表明系统整体设计的有效性,系统空间分辨力得到提高,可应用于高分辨力显微热分析.#  相似文献   
57.
以印尼BAYAH某水泥厂协同处置的污染土为研究对象,对现场污染土进行化学成分、XRD表征和热重等分析,全面分析污染土的各种物化特性、有机物种类和重金属含量,为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方案设定、设备选型和工艺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当今对光电成像系统进行预测的任务获取(TA)集群中最先进的TTP、ACQUIRE和Detect05标准的建模过程,分析得到TTP之所以成为最精确的预测模型的核心一一对比度阈值函数(CTF)在红外系统下的表征形式,并且阐述了ACQUIRE和Detect05标准在时间受限条件下任务概率的优化过程。提出了基于发现任务的战术TA与战略监视.侦查(S&R)两集群之间互传问题,为此建立起以信噪比(SNR)和地面采样距离(GSD)为传递参数的发现任务概率(PD)与国家图像解译等级(NIIRS)的转换模型,并总结了两者传递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9.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存在复杂性和高非线性的特点。传统的BP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初值敏感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无法建立精确的座椅舒适度预测模型。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ABC-BP)来预测座椅的舒适性的方法。通过开展体压试验得到了176组压力分布样本数据,其中89%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部分,11%的数据作为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ABC-BP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MSE为0.0019,确定性系数R~2为0.946,比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的MSE降低了84.68%,R~2提高了42.5%。结果表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汽车座椅舒适性预测模型稳定性更强、预测效果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60.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商用Fluent软件对涡流空气选粉机内部气固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三种方法(细粉收率法、Tromp曲线法及成品R-R粒度分布曲线法)对选粉机性能进行评价,并同实际标定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分析风量和转速对选粉机分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预测曲线与实践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CFD技术在涡流空气选粉机研究过程中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拓展CFD技术在选粉机领域中应用提供佐证;转子转速对成品细度的影响远大于风量对成品细度的影响,同风量下,转速降低14.3%,成品中大于60μm粗颗粒增加3.42倍,同转速下,风量增加59.5%,成品中大于60μm粗颗粒增加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