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硼硅酸盐玻璃为基础玻璃体系制备含卤化银的光致变色玻璃.采用同步热分析仪(DSC)和低温黏度计测试了玻璃的特征温度,并将该温度作为热处理工艺的参考温度,研究不同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玻璃光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可调节玻璃的饱和暗化度和复明透过率.当热处理温度从560℃升至620℃时,玻璃的饱和变暗透过率从82.8%变化至20.8%,复明透过率从86.9%变化至45.5%;当保温时间从0.5 min延长至30 min时,样品的饱和暗化透过率从85.7%变化至20.8%,复明透过率从87.4%变化至45.5%,通过热处理控制工艺可以实现对玻璃光色性能的精确调控. 相似文献
2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胶载体颗粒的表面制得Cu掺杂TiO2薄膜,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TiO2纳米颗粒在载体表面的负载情况,显示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载体表面是均匀分布的.研究了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碱性品红在TiO2薄膜上的光催化降解与溶液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掺铜和未掺铜催化剂光催化的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光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光降解效率增大,但当光催化剂投加量达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其用量,光降解效率增加不多;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光催化效率在降低.考虑到经济性和光催化效率,选取催化剂的投加量为30.0 g/L、品红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5 d光催化降解率为83.61%.掺铜的TiO2薄膜比不掺铜的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高.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的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坝间水位调控对梯级出力的影响,以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为对象开展实例研究,构建了坝间水位日内优化控制发电调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较径流式而言,坝间水位日尺度优化控制后可提升年均发电量0.88×105 MW·h(0.75‰),进一步细化至1 h可继续提升年均发电量3.31×105 MW·h(2.77‰),且发电量增益存在较大汛枯差异,小时级坝间水位日内变化在枯期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给出了三峡―葛洲坝梯级出力随坝间水位变化的关系式,分析了坝间水位与梯级出力之间的关联,可为坝间水位精细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综合损失率作为炼油企业经营状况优劣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产生点,是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本文按照生产过程将综合损失进行分解,逐项对比分析差异,并寻找改进措施和方法,达到控制综合损失、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生产过程中催化裂化车间MGD投用和停用时生产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6.
相变储热材料是指由于材料相转变吸热或放热过程而本身温度不变,从而实现储能的一类功能材料。有机相变材料如石蜡类、多元醇类及硬脂酸类因无腐蚀、无毒、无过冷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低温相变储热材料。这类材料通过固-液相变调节微环境温度,可用于服装、建筑及军事等方面,市场前景广阔。但相变过程易泄漏及热导率低等限制其了实际应用。静电纺丝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高分子在高压静电作用下形成纤维,相变材料被高分子作为支撑材料所固定,很好地解决了泄漏问题。此外,通过加入高热导率材料可提高相变材料的吸放热速率,改善有机相变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静电纺丝用于制备相变调温纤维的研究报道,分析了目前该类材料的研究现状,并讨论未来研究方向。为储热相变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全固态平面型太阳能电池,从2009年第一次出现到现在发展迅速。据报道,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24%,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也超过17%。相比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机钙钛矿材料由于热稳定性好而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知识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提高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及稳定性方面的成果,对钙钛矿薄膜层的改进、电子传输层及空穴传输层优化方面的成果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28.
29.
光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随光辐射强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光致变色玻璃可用于调控阳光进入建筑,是具有节能功效的智能玻璃。然而,目前光致变色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研究较少,缺少科学评价其节能性能的方法。本文以制备的卤化银光致变色玻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光致变色玻璃节能性能简化模拟方法。利用DeST能耗软件研究了光致变色玻璃应用于不同建筑中的节能效果,计算和比较了两种变色特性的光致变色玻璃在不同建筑中的冷热负荷和照明能耗。研究结果显示:光致变色玻璃在建筑面积较大且窗墙比0.6以上的公共建筑中,全年节能率最高超过10%;在建筑面积和窗墙比较小的建筑中,其主要作用在于阻隔紫外线和防眩光。本文的方法和结果可为光致变色玻璃节能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对光致变色玻璃的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