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77篇 |
免费 | 3335篇 |
国内免费 | 260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71篇 |
综合类 | 3253篇 |
化学工业 | 3577篇 |
金属工艺 | 1966篇 |
机械仪表 | 2272篇 |
建筑科学 | 2437篇 |
矿业工程 | 1465篇 |
能源动力 | 691篇 |
轻工业 | 3406篇 |
水利工程 | 1039篇 |
石油天然气 | 1030篇 |
武器工业 | 443篇 |
无线电 | 29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69篇 |
冶金工业 | 1165篇 |
原子能技术 | 695篇 |
自动化技术 | 4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4篇 |
2023年 | 492篇 |
2022年 | 1263篇 |
2021年 | 1582篇 |
2020年 | 1135篇 |
2019年 | 752篇 |
2018年 | 850篇 |
2017年 | 943篇 |
2016年 | 824篇 |
2015年 | 1350篇 |
2014年 | 1673篇 |
2013年 | 1981篇 |
2012年 | 2462篇 |
2011年 | 2754篇 |
2010年 | 2397篇 |
2009年 | 2317篇 |
2008年 | 2542篇 |
2007年 | 2407篇 |
2006年 | 1942篇 |
2005年 | 1513篇 |
2004年 | 1179篇 |
2003年 | 752篇 |
2002年 | 658篇 |
2001年 | 570篇 |
2000年 | 457篇 |
1999年 | 134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71.
目的:对比研究利用液化天然气(LNG)余冷和氨供冷的低温制冷系统性能。方法:利用MATLAB建立两个系统的热力学和经济学模型,在基本参数下,选择适合LNG低温制冷系统的工质质量分数,同时分别改变冷间温度和制冷量,对两系统的热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乙二醇质量分数增加,LNG质量流量、系统功耗、蓄冷量增加,制冷系统性能系数(COP)减小,而乙二醇质量流量不变;随着冷间温度的升高,系统COP增大,而工质质量流量、功耗随之降低。同样,随着制冷量的增大,质量流量、功耗均升高,而氨低温制冷系统COP不变,LNG低温制冷系统COP增加,在5~20 kW时LNG低温制冷系统COP低于氨低温制冷系统,而20~30 kW时相反。经济性能对比表明:LNG低温制冷系统的投资费用远低于氨低温制冷系统。结论:在相同工况下,利用LNG余冷的低温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和经济学性能优于传统的氨低温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以“海沃德”猕猴桃为原料,采用超声预处理改善真空冷冻干燥猕猴桃片的品质。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功率(60 W,120 W,180 W,240 W,300 W)和时间(1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的超声波预处理猕猴桃,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真空冷冻干燥猕猴桃片,分析真空冷冻干燥果片的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水分活度、色度等指标,探讨超声预处理对真空冷冻干燥果片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 超声功率为60 W~180 W时,真空冷冻干燥猕猴桃片的含水量提高2.51%~13.70%;超声时间为1 min~10 min时,含水量提高9.23%~11.75%。与空白相比,所有超声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均略有提高,但维生素C含量平均下降9.66%。超声预处理显著降低真空冷冻干燥猕猴桃片的水分活度,60 W~300 W超声组的水分活度下降4.29% ~20.86%;1 min~20 min超声组的真空冷冻干燥猕猴桃片水分活度下降4.91%~15.34%。所有超声组的a*值均下降,显著低于空白,其中300 W超声波使a*值下降25.08%,超声冻干果片颜色更绿。结论 猕猴桃在真空冷冻干燥加工之前,使用功率120 W ~240 W和时间1 min ~5 min超声波进行预处理,有助于改善真空冷冻干燥猕猴桃片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分析2021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自治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5 493起,累计发病32 334人,死亡117人。在病因明确的3 275起事件中,毒蘑菇导致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9.13%(1 609/3 275)和67.86%(76/112);微生物性致病因子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3.05%(11 585/21 839);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场所中,家庭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4.00%(2 966/5 493)和92.31%(108/117);餐饮服务场所的发病人数最多,占65.59%(21 208/32 334)。结论 家庭是毒蘑菇死亡事件发生最多的场所;微生物性致病因子是餐馆和学校食堂的主要致病因素。建议各地根据不同类别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特点,在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重点场所做好监测预警、食品安全监管、健康教育和医疗救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974.
975.
为开发一款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效的营养餐粉,该研究以龙眼干、枸杞干和红枣干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3种原料的粉碎工艺,采用混料设计辅以其他营养配料,以流动性、稳定性、感官评分等为指标,确定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的最佳配方,并评价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3种原料粉碎制得复合果粉的工艺为:乳清蛋白为辅料,原辅料比1:1.5,冷冻超微粉碎时间150 s,其中3种原料配比为龙眼干:枸杞干:红枣干为3.59:4.60:1。混料设计确定营养餐粉的配方比例:复合果粉50%、全脂奶粉5%、植物脂肪粉5%、大米膨化粉10%、麦芽糊精30%。该配方得到的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冲调性好、稳定性强、感官较佳、营养均衡。该餐粉能显著促进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和阿克曼氏菌4种肠道菌的增殖,且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乙酸和丁酸的产生,由此表明龙眼-枸杞-红枣营养餐粉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相似文献
976.
977.
本研究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并探究虾青素(Astaxanthin,AST)与乳清蛋白(Whey Protein)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机制。选用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浓缩乳清蛋白、牛血清蛋白)与虾青素自组装,通过控制水相蛋白质溶液与有机相虾青素溶液的比例,分别可控形成H聚集体或J聚集体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H/J Aggregates Astaxanthin/Whey Protein Nanocomplexes)。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测定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均在150~430 nm之间,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表明分散性良好,电位在?12~?1 mV之间;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成功制备出的H聚集体或J聚集体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呈边缘清晰光滑的近球形结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4种蛋白质构建的H聚集体或J聚集体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中虾青素H聚集体最大吸收波长λmax由虾青素单体的λmax480 nm蓝移至388 nm,虾青素J聚集体最大吸收波长λmax光谱红移,并显示出519和556 nm左右的并肩峰;通过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虾青素聚集体特定的结构使形成的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都明显增强,乳清蛋白中疏水性氨基酸及疏水性区域暴露。本研究从虾青素及其聚集体的水分散性和乳清蛋白载体特性两方面探究,为其后续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8.
979.
动静态监测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基于可调谐光纤TF Fabry-Pent(FP)滤波扫描传感光纤Bragg光栅(FBG)反射峰的原理.提出一种新颖的探测方法,分别从动静态两方面监测传感FBG反射谱与TF F-P透射谱的合成谱。实验中.通过加载到TF F-P滤波器的驱动信号的不同,在静态监测下,模拟并分析了光信号功率与转化电压的趋势图以及多次实验中探测到最大信号时两者的关系;用双踪示波器动态实时监测并分析了经光电探测(PD)及其放大调理电路转换后的电压变化信号。实验结果表明.PD探测的最大值与传感FBG反射峰对应。经过标定后的系统分辨率可达1pm,测量精度为0.01nm。 相似文献
980.
目的通过冷颜料降低目标的表面温度,起到红外隐身的作用。方法采用XRD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分析颜料的相结构及近红外光谱特性。采用红外辐射率测量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灯模拟太阳光照射,分析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及反射隔热性能。结果与炭黑颜料相比,铁铬黑颜料的近红外平均反射率为57%,且反射光谱与叶绿素基本一致;当填料质量分数为10%时,铁铬黑涂层的近红外反射率最大,平均反射率为39.2%,红外发射率为0.91;20%(质量分数)炭黑涂层和10%(质量分数)铁铬黑涂层相比,铁铬黑涂层的反射隔热效果明显,其平衡温度较普通炭黑涂层低8.8℃。结论红外隐身材料应考虑颜料对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在满足涂层颜色的条件下尽量控制颜料的添加量,实际应用中以颜料添加10%(质量分数)为宜,在满足涂层反射隔热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涂层的红外发射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