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7篇
  免费   4464篇
  国内免费   3244篇
电工技术   3287篇
综合类   4915篇
化学工业   4502篇
金属工艺   2357篇
机械仪表   2697篇
建筑科学   2605篇
矿业工程   1098篇
能源动力   1099篇
轻工业   4324篇
水利工程   1179篇
石油天然气   1124篇
武器工业   511篇
无线电   40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90篇
冶金工业   1321篇
原子能技术   670篇
自动化技术   5117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1380篇
  2021年   1692篇
  2020年   1229篇
  2019年   854篇
  2018年   929篇
  2017年   1036篇
  2016年   936篇
  2015年   1586篇
  2014年   1956篇
  2013年   2426篇
  2012年   2987篇
  2011年   3212篇
  2010年   2978篇
  2009年   2909篇
  2008年   2927篇
  2007年   3054篇
  2006年   2515篇
  2005年   2077篇
  2004年   1589篇
  2003年   1019篇
  2002年   1044篇
  2001年   1058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四边简支条件下对称蜂窝夹层板的弯曲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经典叠层板理论、一阶剪切板理论和三阶剪切板理论分析了四边简支条件下对称蜂窝夹层板的弯曲振动.将蜂窝芯层等效为一正交异性层,等效弹性参数由修正后的GIBSON公式得出.具体算例表明,经典叠层板理论和一阶剪切板理论不适合用于蜂窝夹层板的振动分析.应用三阶剪切板理论研究了蜂窝夹层板板厚、芯层板厚及胞元角度对弯曲振动频率的影响,并绘出相应的曲线图,该曲线图对蜂窝夹层板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湿周法、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分别计算大渡河上游的最小生态流量,并通过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流量验证4种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能保证足木足断面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最低流量,大金断面4种方法均能满足.推荐3-8月采用Tennant法,9月至次年...  相似文献   
993.
为提高污水厂出水水质,寻求适合处理污水厂尾水滤膜的再生方法,采用超滤—纳滤双膜工艺,针对辽宁省本溪市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尾水开展深度处理研究。考察了进水流速、累积过滤水量(超滤进水流速为25 L/min,纳滤进水流速为4 L/min)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开展了超滤和纳滤膜再生方式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范围内,超滤装置的分离性能受进水流速影响较小,主要与进水污染程度有关,对COD、TP、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55%、27%。当纳滤单元进水流速为4 L/min时,双膜法对COD、TP、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6%、68%。双膜法对COD、TP的去除率随着进水污染程度的减轻而降低,氨氮去除率受累积过滤水量的影响较小,这与原水污染程度有关。随着累积过滤水量的增加,膜分离性能呈减弱趋势。超滤膜轻微污染时采用物理清洗效果良好,严重污染时需采用化学清洗的方法。超滤有效延缓了纳滤膜污染,纳滤膜轻微污染时采用酸碱浸泡法再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4.
可沉微藻在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同时,可以合成并积累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聚合物,如油脂、蛋白质、多糖、聚β-羟基丁酸酯(PHB)等。前期试验在"冲淘"压力下筛选出了沉淀率高达97%的可沉微藻,并通过一系列环境变化(通入CO2、实行光/暗循环等)刺激油脂聚积,最高可获得49. 2%(细胞干质量,下同)的油脂含量。进一步强化试验显示,以增加光照强度与CO2通入量达到进一步提高可沉微藻油脂含量的做法事与愿违,反而出现油脂含量下降的现象。而可沉蓝藻具有相当的合成、积累PHB的能力,只要存在少许特异性碳源(乙酸盐)刺激,可沉蓝藻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即可轻松合成并积累含量高达30%左右的PHB。这种主要以无机碳源合成PHB的方法比以有机碳源合成PHB的活性污泥法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995.
张立国  程瑶  金梅  王娜 《计量学报》2021,42(4):515-520
室内场景的语义分割一直是深度学习语义分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室内语义分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语义类别多、很多物体类会有相互遮挡、某些类之间相似性较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室内场景语义分割的方法.该方法在BiSeNet(bilateral segmentation network)的网络结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空洞金...  相似文献   
996.
金晓英  吴索丽  王清萍  陈祖亮 《矿冶》2009,18(4):76-79,98
本文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沸石对酸性橙Ⅱ的吸附。结果表明,吸附最佳条件为:温度35℃,平衡时间1h;改性沸石吸附酸性橙Ⅱ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热力学研究再次表明,35℃是HDTMA改性沸石吸附酸性橙Ⅱ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了局部热舒适性的研究背景和主要进展,主要包括局部环境参数与局部热感觉的关系、局部环境参数与局部生理参数的关系、局部生理参数与局部热感觉的关系、不同部位的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权重、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共5个方面,并且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8.
绿塘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峰  张国新  张全意 《水利学报》2020,51(6):749-756
贵州省绿塘水库堆石混凝土拱坝是第一座采取不分横缝整体浇筑的堆石混凝土拱坝,不仅取消了振捣/碾压,通水冷却,还取消分缝,极大简化了混凝土拱坝施工。为了研究绿塘堆石混凝土拱坝的施工期温度过程,开展了施工期临时温度监测,并综合分析了大坝永久温度监测系统获得的施工期温度、施工单位混凝土温度记录、当地气温历史记录等多种资料,论证了温度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得到了一些基本认识。主要结论有:(1)堆石混凝土水化热温升低;(2)气候温和地区完全不采取温控措施的堆石混凝土工程,堆石入仓温度接近于日平均气温,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HSCC)入仓温度显著高于气温;(3)堆石混凝土入仓温度可以根据HSCC入仓温度与气温加权平均得到。绿塘堆石混凝土拱坝采取不分横缝整体浇筑,是成功的创新实践,可以在气候温和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石墨烯是一种由平整的单层碳原子密集堆积成二维蜂窝晶格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等特性,在生物医药、材料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石墨烯在以上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尽管有大量研究表明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是部分研究却发现石墨烯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石墨烯粒径小,容易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可能与蛋白质、脂质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模拟技术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易获得实验无法获取的动态结构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制药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石墨烯与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从而评估石墨烯可能存在的生物毒性,为石墨烯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李子辉  蒋晶  金章勇  蔡泊志  曹永俊  李倩 《化工学报》2020,71(12):5842-5853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体,添加不同含量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不同分散相形态的PCL/PLA共混物,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工艺制备不同发泡倍率和开孔率的PCL/PLA多孔材料用于吸油应用。针对边长3 mm正方体样品溶解度实验发现100 min后CO2在PCL中已达到饱和吸附状态。PLA分散相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了PCL/PLA共混物泡孔密度,并使共混泡孔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发泡温度升高6℃,泡孔尺寸增大50%,发泡倍率增大38%,开孔率减小了20%。PCL/PLA开孔材料具有明显的亲油疏水性,发泡倍率越高,疏水性越好;针对花生油和硅油的吸油实验发现材料吸油率与发泡倍率和开孔率整体呈正比,实际吸油量高于理论计算值,10次循环吸油测试后样品吸油率仅降低8.5%,材料吸油量与油品特性黏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