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540篇 |
免费 | 17633篇 |
国内免费 | 1067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480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14237篇 |
化学工业 | 25608篇 |
金属工艺 | 10670篇 |
机械仪表 | 11663篇 |
建筑科学 | 14720篇 |
矿业工程 | 5751篇 |
能源动力 | 5366篇 |
轻工业 | 13203篇 |
水利工程 | 4287篇 |
石油天然气 | 8390篇 |
武器工业 | 2010篇 |
无线电 | 2235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254篇 |
冶金工业 | 7904篇 |
原子能技术 | 2094篇 |
自动化技术 | 258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0篇 |
2023年 | 2785篇 |
2022年 | 5614篇 |
2021年 | 7707篇 |
2020年 | 5778篇 |
2019年 | 4476篇 |
2018年 | 4996篇 |
2017年 | 5964篇 |
2016年 | 5151篇 |
2015年 | 7731篇 |
2014年 | 9755篇 |
2013年 | 12022篇 |
2012年 | 13413篇 |
2011年 | 14001篇 |
2010年 | 13006篇 |
2009年 | 12308篇 |
2008年 | 12114篇 |
2007年 | 11438篇 |
2006年 | 10424篇 |
2005年 | 8180篇 |
2004年 | 5747篇 |
2003年 | 4912篇 |
2002年 | 4759篇 |
2001年 | 4216篇 |
2000年 | 3394篇 |
1999年 | 2733篇 |
1998年 | 1842篇 |
1997年 | 1541篇 |
1996年 | 1442篇 |
1995年 | 1239篇 |
1994年 | 1078篇 |
1993年 | 736篇 |
1992年 | 643篇 |
1991年 | 496篇 |
1990年 | 462篇 |
1989年 | 429篇 |
1988年 | 313篇 |
1987年 | 247篇 |
1986年 | 227篇 |
1985年 | 143篇 |
1984年 | 150篇 |
1983年 | 117篇 |
1982年 | 128篇 |
1981年 | 153篇 |
1980年 | 135篇 |
1979年 | 121篇 |
1978年 | 103篇 |
1977年 | 114篇 |
1976年 | 95篇 |
1975年 | 10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大模场光纤可以降低纤芯功率密度及提高非线性效应的阈值,是进一步提高光纤激光器功率的重要技术途径,但随着纤芯的增大,光纤中将产生多横模运转,降低光束质量。对国内外大模场光纤激光器中的高阶模抑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大模场光纤激光器模式控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994.
为了提高热释电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拓宽其传统使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动态下热释电传感器发现人体目标并测向测距的新型使用方法。该方法大大扩展了热释电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根据波形能准确判定目标的方向,利用经验值推断出人体的目标距离。该系统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为探测器,创新运用红外透镜代替传统用法中的菲涅耳透镜,在步进电机的匀速带动下,单片机记录测量区域的原始红外波形(在环境基本不变且没有目标进入的情况下,波形具有一定规律且基本保持不变);目标进入测量区域内时将引起原始规律变化,单片机利用帧间差分法求出变化的波形,判断目标有无及方向、距离等结果。与热释电传感器的传统使用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迅速、探测灵敏、探测范围大、可测向测距等新特点,大大拓宽了热释电传感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安防和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首先在SiO2/Si衬底上磁控溅射了一层超薄Pt薄膜,并通过快速热退火形成了分离的Pt纳米颗粒阵列。接着研究了在氢氟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Pt纳米颗粒辅助化学刻蚀重掺杂p型单晶硅片的特性。结果表明,当氢氟酸的浓度为1.06 mol/L时,样品表面分布着许多Pt岛链,在硅衬底表面没有观察到任何孔洞;当氢氟酸的浓度上升到5.3 mol/L时,样品表面起伏不平,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小丘,岛链状Pt减少;当氢氟酸的浓度增加到26.5 mol/L时,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孔洞,Pt岛链进一步减少。通过对样品的剖面结构进行观察,发现硅衬底中形成了致密的介孔,同时还观察到底部含有Pt岛状物的不规则沟槽,并且介孔的生长速率快于沟槽。最后,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编译器中通常采用各种优化方法来提高目标代码的质量,为了实现较好的效果,一些编译优化算法通常十分复杂,很容易给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隐患.现有的编译器缺陷大部分是由优化阶段引起的.传统的编译优化正确性研究大部分只关注优化算法的正确性,但是只有该算法被正确的实现了才能确保实际运行的优化过程是正确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拟关系的方法来验证编译优化实现的正确性.在每次优化结束后,我们通过建立优化前代码和优化后代码之间的模拟关系生成优化正确应满足的逻辑条件,然后验证逻辑条件是否成立从而判定编译优化的实现是否正确性.以优化编译中的常量折叠优化和变量替换的验证作为示例显示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7.
大尺度衰落环境不仅具有较长的信道延时特征,而且具有明显大于LTE调制带宽的系统交换延迟。当基于相邻小区基站进行虚拟天线联合处理,并对多个接收簇进行组播协作通信时,必须考虑两类延时带来的延时误差。此时,每个接收簇由多个单天线接收节点构成,簇内节点接收相同的信息流,不同簇间信息流不同。文中研究了发射天线之间存在交换同步延迟的情况下的信道估计性能,评估了系统整体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波束成型的优化设计方案。仿真及部分算法分析表明,新算法可通过对每个接收节点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进行优化来提升整体系统性能,可在实际大尺度LTE工作环境下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