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290篇 |
免费 | 5761篇 |
国内免费 | 280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391篇 |
技术理论 | 6篇 |
综合类 | 4170篇 |
化学工业 | 9307篇 |
金属工艺 | 3581篇 |
机械仪表 | 3631篇 |
建筑科学 | 5219篇 |
矿业工程 | 1549篇 |
能源动力 | 1895篇 |
轻工业 | 3897篇 |
水利工程 | 1062篇 |
石油天然气 | 3158篇 |
武器工业 | 502篇 |
无线电 | 775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793篇 |
冶金工业 | 2564篇 |
原子能技术 | 815篇 |
自动化技术 | 85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1283篇 |
2023年 | 1331篇 |
2022年 | 1840篇 |
2021年 | 2665篇 |
2020年 | 2054篇 |
2019年 | 1759篇 |
2018年 | 1766篇 |
2017年 | 1960篇 |
2016年 | 1812篇 |
2015年 | 2361篇 |
2014年 | 2843篇 |
2013年 | 3474篇 |
2012年 | 3737篇 |
2011年 | 3971篇 |
2010年 | 3590篇 |
2009年 | 3330篇 |
2008年 | 3455篇 |
2007年 | 3306篇 |
2006年 | 3319篇 |
2005年 | 2807篇 |
2004年 | 1990篇 |
2003年 | 1798篇 |
2002年 | 1891篇 |
2001年 | 1682篇 |
2000年 | 1455篇 |
1999年 | 1557篇 |
1998年 | 1150篇 |
1997年 | 1015篇 |
1996年 | 995篇 |
1995年 | 808篇 |
1994年 | 665篇 |
1993年 | 488篇 |
1992年 | 436篇 |
1991年 | 323篇 |
1990年 | 215篇 |
1989年 | 181篇 |
1988年 | 159篇 |
1987年 | 100篇 |
1986年 | 67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用微型齿轮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在使用MoldFlow进行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微型齿轮注射成型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993.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溶出矿浆经重力分离沉降槽液固分离后。溢流溶液中仍然合有一定的浮游物杂质.在分解之前。需要对溢流进行二次净化,以脱除其中的浮游物。国内拜耳法氧化铝厂目前采用的二次净化方法一般是用凯利叶滤机过滤。受溢流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叶滤机产能常常会受到溢流溶液过滤速率的限制。铝酸三钙既能加快拜耳法溶液的过滤速率,又能降低滤液的浮游物含量。本文论述了合成铝酸三钙的技术条件对其助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温度、钙铝摩尔比、碱浓度会影响助滤剂铝酸三钙的粒度分布、晶体结构及组成,继而影响其助滤性能。控制适宜的合成条件。可以制备出助滤性能优良的铝酸三钙。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压铸镁合金铸件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了S11-1001211cb支架浇注系统,而后利用Flow-3D模拟软件进行充型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共进行了3种浇注系统的模拟分析,并最终确定了最优化浇注系统。此外,还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充型速度对铸件成形性和品质的影响,从而优化了压铸工艺参数,在容易产生缺陷的部位加设溢流槽,可以尽量减少铸件缺陷,提高铸件的品质。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Al-Mg-La复合材料。研究了La在铝合金基体中的分布,并探讨了La对基体凝固时溶质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La富集在界面附近,有利于改善铝合金液对Al2O3f的润湿性,但是在界面上未发现任何富稀土相的形成。La的加入对基体合金中的Mg的偏聚没有很明显的影响,Mg和La作为表面活性元素都在界面处富集,且它们的分布位置大致一样。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镁合金AZ91D加入混合RE及Ca进行合金化后的AZ91D-RE-xCa(x=0.5、1.0、1.5)镁合金挤压管件的显微组织、室温及高温(150℃和200℃)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化之后的镁合金挤压管件高温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200℃时,钙含量(质量分数)为0.5%时,δb为225.2MPa,δ0.2为179.3MPa,δ为5.3%,好于同等试验条件下的镁合金AZ91D管件。 相似文献
997.
球磨改性处理对Ti0.9Zr0.1Mn1.5合金相结构及储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Ti0.9Zr0.1Mn1.5储氢合金经不同时间(t=0min,10min,30min,60min)球磨改性处理后对其相结构及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构分析表明,Ti0.9Zr0.1Mn1.5合金在球磨改性处理前后均由单一的六方结构的C14型Laves相组成;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粉的平均粒度减小,并出现了部分团聚现象。储氢性能测试表明,铸态合金经4次吸放氢循环后活化,室温最大吸氢量和有效放氢量分别为209.3ml/g和157.6ml/g,放氢率为75.3%;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的活化性能得到改善,室温最大吸氢量和有效放氢量均先升后降,且都在球磨30min时达到相应最高值231.4ml/g和203.8ml/g,放氢率达到88.1%。由此可见,适当的球磨改性处理能有效地改善Ti0.9Zr0.1Mn1.5合金的综合储氢性能。 相似文献
998.
用热等静压技术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对表面处理前后材料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密度变化作了分析比较.并用EPMA对材料表面处理后的主要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测试,同时从热力学和孔隙度对材料性能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金相观察、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固溶温度与时间对Al-9.8Zn-2.37Mg-2.22Cu-0.12Zr铝合金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时间过短或温度过低,可溶第二相粒子难以充分回溶到基体中去,不利于发挥合金的时效强度潜力;而固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易导致试样过烧.能谱分析表明,在固溶处理过程中发生溶解的粒子主要为AlZnMgCu型化合物,而残留的粗大第二相粒子则主要是含Fe化合物.固溶处理后残留的粗大第二相粒子数量和再结晶程度共同影响着拉伸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前驱粉与后续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匹配问题。实验采用A,B,C3种不同的前驱粉。A粉是成分配比为2223的喷雾热分解单粉,B粉和C粉都是2212加CaCuO,组分的2223双粉。B粉和C粉的区别在于,2212加CaCuO,混合后的除碳处理工艺不同。B粉为800℃,3h,C粉为830℃,10h。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RSA)和扫描电镜(SEM)对这3种前驱粉的粒度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用这3种粉分别制成的带材经第1次热处理(HT1)后的2223成相率和相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它们各自对应的最佳HT1工艺。采用四引线法在77K,0T下测试经中间轧制和第2次热处理(HT2)后的临界电流(五),以确定其对应之最佳HT2工艺。RSA和SEM分析表明:A粉颗粒度明显细小,平均中径粒度为1.5μm,且粒径分布区域集中,B粉约3μm,粒径分布较分散,而C粉为4-5μm。研究结果证明:前驱粉的特性直接影响着超导带材的最终超导性能。一种特定的前驱粉,对应着一种特定的最佳HT1和HT2工艺。只有在二者匹配良好前提下,才能使前驱粉的性能得以发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