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793篇 |
免费 | 4825篇 |
国内免费 | 279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983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3673篇 |
化学工业 | 5827篇 |
金属工艺 | 2866篇 |
机械仪表 | 2953篇 |
建筑科学 | 3445篇 |
矿业工程 | 1782篇 |
能源动力 | 1361篇 |
轻工业 | 3170篇 |
水利工程 | 1287篇 |
石油天然气 | 2144篇 |
武器工业 | 658篇 |
无线电 | 47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18篇 |
冶金工业 | 1731篇 |
原子能技术 | 725篇 |
自动化技术 | 57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6篇 |
2023年 | 664篇 |
2022年 | 1495篇 |
2021年 | 2145篇 |
2020年 | 1527篇 |
2019年 | 1158篇 |
2018年 | 1318篇 |
2017年 | 1614篇 |
2016年 | 1363篇 |
2015年 | 2070篇 |
2014年 | 2570篇 |
2013年 | 2913篇 |
2012年 | 3505篇 |
2011年 | 3541篇 |
2010年 | 3233篇 |
2009年 | 3150篇 |
2008年 | 3115篇 |
2007年 | 2952篇 |
2006年 | 2634篇 |
2005年 | 2131篇 |
2004年 | 1471篇 |
2003年 | 1028篇 |
2002年 | 965篇 |
2001年 | 812篇 |
2000年 | 713篇 |
1999年 | 541篇 |
1998年 | 340篇 |
1997年 | 293篇 |
1996年 | 219篇 |
1995年 | 165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11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传统伺服运动系统跟踪性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速度变化、非线性等因素影响的缺陷,提出根据速度变化实时切换控制参数的在线调节算法,并基于PMAC控制器实现其算法,通过实验证明了算法对改善伺服运动系统跟踪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文章介纠了智能卡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给出了以ET44M210芯片为核心的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卡系统的-种实验设计方法,并阐述了系统设计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993.
994.
根据红外探测器对物体辐射的输出响应,从实际测量的角度提出了物体发射率的一般性定义,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精确测量的条件,导出了物体温度Tobj、环境温度Tsur、物体发射率ηo和测量精度e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一套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精确测定ηo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95.
用提拉法生长了质量较高的Al∶Bi12SiO20和Cr∶Bi12SiO20(简称Al∶BSO和Cr∶BSO)晶体,测定了掺杂BSO晶体的吸收光谱。首次发现:Al∶BSO(摩尔比)为0.1%的晶体的透过率(80%)远高于纯BSO晶体的透过率(70%);Cr∶BSO晶体中除Cr3+外,还存在少量Cr4+ 相似文献
996.
对纳米硅薄膜高电导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使用超高真空PECVD薄膜沉积系统制备的纳米桂薄膜(nc-Si:H)具有高电导特性。为了探讨其导电机制,先使用K.Yoshida早期提出的两相无序结构有效电导模型分别对晶粒电导和界面电导进行了理论计算。指出,nc-Si:H股中高电导主要来自于细微晶粒的传导,界面可视之为非导体。另一方面,实验证实nc-Si:H股的电导率随平均品粒尺寸减少而增大,具有明显的小尺寸效应。文中首次提出,nc-Si:H膜的微晶粒具有异质结量子点(HQD)特性,并按此模型对nc-Si:H膜的电导率实验曲线进行了讨论。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又得出,硅薄膜结构在其晶态体积百分比Xc=0.30和0.70处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相变点。 相似文献
997.
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现状分析,探讨了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必要性,并对高职英语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探讨性的意见并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998.
热处理过程中Hg1—xCdxTe/CdTe界面互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HgCdTe/CdTe/GaAs结构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深度剥层腐蚀,并用椭偏光谱测量方法,获得了样品在490℃经0.5h和2h热处理后不同深度下的组份分布.根据实验结果对Zanio等人提出的扩散系数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490℃热处理条件下的组份扩散系数DHg1-xCdxTe(490℃)=4×10-3×10-3·x. 相似文献
999.
超大视场(U-FOV)红外成像系统探测范围大、不受光照限制,但存在尺度多样、小目标丰富的特点。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具备背景感知能力的多尺度红外行人检测方法,在提高小目标检测性能的同时,减少冗余计算。首先,构建了4尺度的特征金字塔网络分别独立预测目标,补充高分辨率细节特征。其次,在特征金字塔结构的横向连接中融入注意力模块,产生显著性特征,抑制不相关区域的特征响应、突出图像局部目标特征。最后,在显著性系数的基础上构建了锚框掩膜生成子网络,约束锚框位置,排除平坦背景,提高处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显著性生成子网络仅增加5.94%的处理时间,具备轻量特性;超大视场(U-FOV)红外行人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20%,比YOLOv3高了26.49%;锚框约束策略能节约处理时间18.05%。重构模型具有轻量性和高准确性,适合于检测超大视场中的多尺度红外目标。 相似文献
1000.
为满足低等级红外探测器组件在高可靠性领域的空间应用需求,对星载红外探测器组件进行温度循环试验、力学试验以及高温老炼试验等环境试验考核,并基于双积分球式均匀照明系统对环境试验前后红外探测器组件相对光谱响应率进行测试。通过对比环境试验前后红外探测器组件相对光谱响应率变化,分析红外探测器组件的环境适应性,揭示红外探测器组件的质量缺陷及其他潜在缺陷,剔除早期失效,并从参试红外探测器组件中筛选出性能优良的探测器应用在星载偏振扫面仪进行大气偏振探测。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红外探测器组件在环境试验前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满足航天载荷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