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86篇
  免费   7999篇
  国内免费   4283篇
电工技术   5828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6407篇
化学工业   18023篇
金属工艺   5523篇
机械仪表   6539篇
建筑科学   8561篇
矿业工程   2423篇
能源动力   3048篇
轻工业   7059篇
水利工程   1900篇
石油天然气   5242篇
武器工业   731篇
无线电   128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222篇
冶金工业   5444篇
原子能技术   1132篇
自动化技术   14151篇
  2024年   296篇
  2023年   1545篇
  2022年   2497篇
  2021年   3743篇
  2020年   2870篇
  2019年   2443篇
  2018年   2703篇
  2017年   3079篇
  2016年   2816篇
  2015年   3725篇
  2014年   5116篇
  2013年   6295篇
  2012年   6690篇
  2011年   7035篇
  2010年   6400篇
  2009年   6138篇
  2008年   5896篇
  2007年   5791篇
  2006年   5882篇
  2005年   5168篇
  2004年   3597篇
  2003年   3227篇
  2002年   2975篇
  2001年   2704篇
  2000年   2773篇
  1999年   2895篇
  1998年   2621篇
  1997年   2045篇
  1996年   1887篇
  1995年   1562篇
  1994年   1321篇
  1993年   940篇
  1992年   718篇
  1991年   575篇
  1990年   444篇
  1989年   398篇
  1988年   329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59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La0.6Sr0.4Co1-yFey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结构与电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出La0.6Sr0.4Co1-yFeyO3体系复合氧化物样品,XRD分析结果证实不同Co/Fe比例的样品中均形成菱形六面体钙钛矿结构,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出致密的La0.6Sr0.4Co1-yFeyO3体系陶瓷。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到900℃温度范围内La0.4Sr0.4CoO3(y=0)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单调降低,其它Co/Fe比例样品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增加出现最大值,电导率达到最大值的温度随Co/Fe比例的降低而提高。在低温段,La0.6Sr0.4Co1-yFeyO3体系的导电行为符合小极子导电机制,导电活化能随Co/Fe比例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2.
AZ31镁合金初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AZ31镁合金初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或临界应变,通过在变形温度范围473~623K、应变速率范围0.001-1 s^-1条件下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利用所得数据并采用单参数方法,建立起AZ31镁合金初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即临界应变(εc)与变形条件(引入温度补偿应变速率因子即Zener-Hollomon参数)的定量关系,并对不同应变下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镁合金与钛合金的瞬间液相扩散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镁合金AZ31B与钛合金Ti6A14V的可靠连接,研究了两者以Al为中间层的瞬间液相扩散焊接头的微观结构与连接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时间为180min时,焊接温度是影响界面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的主要参数,其对接头的微观组织、接头界面新生相构成与连接强度有重要影响。保温温度低于450℃时,AZ3IB/AI界面无液相产生,无法实现AZ31B与Ti6A14V的可靠连接;保温温度在450℃~480℃变化时,温度对AZ31B/Al/Ti6A14V界面反应的动力学因素有明显影响,且直接决定了焊后接头新生相的构成与分布。470℃保温180min的接头剪切强度较高(72.4MPa),达到AZ31B母材(86MPa)的84.2%。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银基氟化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差热分析仪等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硬度、电导率、密度和摩擦系数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形成的合金相对密度达98%以上,银与氟化镁能达到原子级别的结合:在银中添加氟化镁,样品的电导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且晶粒显著细化,但材料的硬度提高不大,对银和铜的摩擦系数没有明显的降低。因此,氟化镁不能作固体自润滑材料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995.
采用GNP(Glycine-Nitrate Process)法合成La0.8Ca0.2CrO3初级粉料,研究甘氨酸用量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测试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和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甘氨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G/M^n+)控制在2.0~2.5时可得到颗粒尺寸细小、均匀(100nm~200nm)的单相钙钛矿粉体,烧结温度为1350℃时样品的相对密度达到91.0%,测试温度为800℃时样品的电导率达到30.5S.cm^-1。与常规固相法相比,GNP法制备的样品具有更好的烧结活性和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996.
粘结剂组成对粘结剂和喂料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制备了PW,BO,OP3大系列10种组成的粘结剂及相应10种W-Ni-Fe粉末与粘结剂的混合料。并采用热失重-差热分析(TGA-DTA)分析了粘结剂和喂料的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剂组成对粘结剂和喂料的热性能如熔点、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曲线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此变化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不同粘结剂组成的喂料中的粘结剂脱除工艺和脱除方式。  相似文献   
997.
注射坯成形质量与尺寸精度的控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射坯的尺寸精度反映注射坯质量的好坏,并对控制其后脱脂和烧结过程缺陷和最终产品尺寸精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文章基于烧结收缩各向同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注射坯质量偏差控制注射坯尺寸精度和注射坯质量的数学模型,并在实验中验证了这一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8.
Ti-25V-15Cr-2Al-0.2C合金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OM,XRD,SEM和TEM等多种分析手段对Ti-25V-15Cr-2Al-0.2C阻燃β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α和(Ti,V)C是β基体上的2种主要析出相,合金在高温长时间热暴露(540℃,100h)后会析出金属间化合物TiCr2相。此外,也有极少量α相在热暴露期间发生了短程有序化(SRO)转变。  相似文献   
999.
TiAl基合金在快速加热循环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失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快速加热循环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4种结构失稳现象:形成二次层片组织、原始层片球化、晶界处非连续粗化、相界形核。通过比较连续加热与等温加热条件下的相转变开始线,探讨了连续加热与等温加热条件下结构失稳机制的异同。提出了快速加热循环热处理过程中避免结构失稳的途径:确保合金成分均匀,使各区域相变温度一致;使最高温度下的保温时间尽可能短。  相似文献   
1000.
Ti—Al二元合金的成分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相、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6种不同Al含量Ti-Al二元合金铸态和退火态的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的特征和变化。从结晶动力学的观点,分析了合金的结晶凝固过程。采用三点弯曲方法研究了合金的抗弯性能同Al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Al含量为34 wt%,经1100℃/30 h退火的合金抗弯性能最好,Al含量偏离34wt%,都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