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90篇 |
免费 | 1404篇 |
国内免费 | 79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8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135篇 |
化学工业 | 2298篇 |
金属工艺 | 648篇 |
机械仪表 | 826篇 |
建筑科学 | 1053篇 |
矿业工程 | 275篇 |
能源动力 | 323篇 |
轻工业 | 1437篇 |
水利工程 | 289篇 |
石油天然气 | 781篇 |
武器工业 | 110篇 |
无线电 | 137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30篇 |
冶金工业 | 534篇 |
原子能技术 | 210篇 |
自动化技术 | 19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254篇 |
2022年 | 513篇 |
2021年 | 693篇 |
2020年 | 503篇 |
2019年 | 374篇 |
2018年 | 429篇 |
2017年 | 500篇 |
2016年 | 446篇 |
2015年 | 637篇 |
2014年 | 739篇 |
2013年 | 906篇 |
2012年 | 991篇 |
2011年 | 971篇 |
2010年 | 861篇 |
2009年 | 821篇 |
2008年 | 804篇 |
2007年 | 703篇 |
2006年 | 684篇 |
2005年 | 614篇 |
2004年 | 400篇 |
2003年 | 391篇 |
2002年 | 418篇 |
2001年 | 368篇 |
2000年 | 296篇 |
1999年 | 262篇 |
1998年 | 184篇 |
1997年 | 172篇 |
1996年 | 147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煤二次生烃作用程序热解模拟,详细描述了煤二次生烃作用主要参数如瞬时生烃率、累积生烃率、累积生烃量、降解率和残余碳的变化。随原始煤化程度的不同,子样二次热解峰温出现滞后、提前和固定的多程式变化。中期热解成烃阶段的煤,弱化学键和沥青化物质的存在导致成烃反应温度区间向低温方向扩展,二次生烃作用起步更快。早、晚期热解成烃阶段的煤,成烃反应主要依赖于煤主体结构的热解,二次生烃作用的激活需要达到或超过此前的成烃反应条件。煤的二次生烃潜力是由初次成烃演化程度所限定。根据煤二次生烃作用阶段性特点及煤层气的自生自储特性,生烃高峰期(Ro.m≌0.95%)前叠加变质作用最利于煤的产气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复合热泡沫驱油技术是将泡沫驱油技术和热力采油技术集成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优势的三次采油技术.研究所涉及的复合热泡沫体系,选择HY-3表活剂作为发泡剂,热烟道气(由85%的N2和15%的CO2组成)作为发泡气体.该体系不但具有泡沫驱油和热力采油的优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CO2驱油和N2驱油的的作用.泡沫在地层高压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封堵能力,是泡沫体系能否取得理想驱油效果的关键.研究首次利用高压泡沫装置进行复合热泡沫高压渗流能力实验,研究了高压条件下复合热泡沫的稳定性及其在多孑L介质中渗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高压条件下,HY-3表活剂和烟道气可以在多孔介质中形成具有较强封堵能力的稳定泡沫,且在非均质岩心中的封堵效果明显好于在均质岩心中的封堵效果;岩心渗透率越高,阻力系数越大,泡沫封堵效果越好;注入速度越高,形成泡沫强度越大,泡沫封堵能力越好;气液比越大,泡沫渗流阻力越大,气液比达到1:1后,继续增大气液比对渗流阻力影响不大,为防止气窜,建议现场实施过程中气液比采用1:1. 相似文献
995.
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气藏为碳酸盐岩高含硫气藏,井深在4000m-7000m,属高含硫超深井。其中部分超深井的试气层段储层埋藏深(〉6000m),储层的破裂压力高,由于地面设备条件的限制,很难对其实施酸压作业,酸化施工成为勘探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蚓孔的扩展规律,确定了以最大穿透距离作为酸化规模优化的指标,形成了深井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及其配套工艺,并在YB2井长兴组储层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图4表1参6 相似文献
996.
基于SDG技术的炼油催化裂化装置智能自解释报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符号定向图(SDG)的故障诊断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半定量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系统不同节点之间的影响关系,建立系统模型,一旦系统出现报警,该方法能够及时找出报警原因(根结点)及危险从原因节点传播到报警节点的“剧情”,这样有利于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常见流程建立了FCCU的反应再生系统的SDG模型,并在FCCU动态仿真软件平台上进行了自解释报警仿真实验。实验表明SDG的故障诊断方法识别故障的完备性较高,能够揭示故障演变的路径和历程,推理速度快,可以应用于多种动态连续过程系统的在线危险识别、故障分析和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川西低渗致密气藏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川西地区重点勘探开发区块A气田遂宁组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由于前期压裂工艺技术的不配套,使得压裂施工成功率低、措施有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气藏的有效开发.压裂伤害机理研究表明,压裂过程中的伤害主要来源于压裂液和支撑剂造成的裂缝伤害,提出了压裂改造应从低伤害压裂液、压裂优化设计、返排工艺等多个方面降低伤害.研制形成的低稠化剂压裂液稠化剂浓度下降20%、伤害下降11.7%、残渣下降16%.在铺砂浓度实验、前期施工井评价和典型井的模拟和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A气田遂宁组气藏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最优压裂施工方案,形成了以线性加砂工艺技术、变粘压裂工艺技术、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多层压裂工艺、液氮+纤维高效返排等降低施工难度、实现低伤害压裂的配套集成技术.通过低伤害压裂技术的应用,使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压后平均无阻流量由项目开展前的1.90×104m3/d上升到8.5137×104m3/d,使得A气田遂宁组气藏在2005年底提交天然气含气面积129.07km2,探明储量100.78×108m3,具备持续高速勘探开发的潜力.低伤害压裂技术在川西其它气田得到了推广应用,也为近期目标区块的勘探开发以及类似储层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大型LNG地上全容储罐的冷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型常压LNG储罐是LNG接收站中极其重要的单元设备,占有很高的投资比例,其正式启用时对调试工作的技术要求较高,而LNG储罐调试工作最关键和最危险的环节就是冷却。为此,详细介绍了国内LNG接收站常用16×104 m3 常压LNG储罐的冷却过程,分析了LNG储罐冷却前应具备的条件及注意事项,讨论了LNG储罐冷却过程中的压力控制、冷却介质(LNG)供应及流量控制、冷却过程的监控及冷却速率控制等调试技术,指出了冷却过程容易出现管线位移过大、法兰泄漏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法。研究成果对国内其他LNG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国内深层气藏勘探开发投资剧增,由于缺乏相应的钻井和完井技术手段,深层致密气藏效益较差.压裂、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是提高单井产能主要手段,超高压压裂施工需求旺盛.但国内140 MPa级别超压裂施工主要依托国外装备和技术,成本高、不配套、施工组织难.为此,配套了适合140 MPa压裂施工的全套国产超高压施工装备、地面管汇、压裂管串、井下工具,采用了压裂裂缝识别技术、多级粒径降滤技术、优化射孔等技术,在X11井等5口井中应用成功,施工最高压力达到113 MPa,最大加砂量达到83 m3,施工成功率100%,对同类深层致密气藏勘探开发超高压压裂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液高效返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后返排是水力压裂作业的重要环节,低渗致密油气藏压裂液的高效返排,是保证压裂效果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压裂改造的效果。通过低渗致密油气藏压裂液返排机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压后压裂液返排的影响因素除了基本地质特征外,主要有压裂液的水锁伤害、启动压力的和返排压差。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提出了低渗致密油气藏压后高效返排的技术对策,即,以高效返排压裂液和压裂液强化破胶为技术核心,以纤维加砂、液氮伴注、工艺优化和压后返排控制为关键技术,实现低渗致密油气藏压裂后压裂液高效返排。高效返排工艺技术在川西致密气藏应用效果良好,大大地缩短了返排时间,提高了压裂液的返排率和返排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保证了压裂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