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64篇 |
免费 | 5028篇 |
国内免费 | 242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760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3983篇 |
化学工业 | 9880篇 |
金属工艺 | 3416篇 |
机械仪表 | 4029篇 |
建筑科学 | 4654篇 |
矿业工程 | 1844篇 |
能源动力 | 1799篇 |
轻工业 | 3978篇 |
水利工程 | 1055篇 |
石油天然气 | 3984篇 |
武器工业 | 524篇 |
无线电 | 674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418篇 |
冶金工业 | 2646篇 |
原子能技术 | 700篇 |
自动化技术 | 73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225篇 |
2023年 | 1282篇 |
2022年 | 1866篇 |
2021年 | 2593篇 |
2020年 | 2219篇 |
2019年 | 1808篇 |
2018年 | 1806篇 |
2017年 | 1989篇 |
2016年 | 1770篇 |
2015年 | 2324篇 |
2014年 | 3002篇 |
2013年 | 3339篇 |
2012年 | 3610篇 |
2011年 | 4050篇 |
2010年 | 3514篇 |
2009年 | 3290篇 |
2008年 | 3222篇 |
2007年 | 2982篇 |
2006年 | 3082篇 |
2005年 | 2574篇 |
2004年 | 1845篇 |
2003年 | 1633篇 |
2002年 | 1617篇 |
2001年 | 1399篇 |
2000年 | 1297篇 |
1999年 | 1531篇 |
1998年 | 1289篇 |
1997年 | 1121篇 |
1996年 | 1006篇 |
1995年 | 829篇 |
1994年 | 670篇 |
1993年 | 480篇 |
1992年 | 421篇 |
1991年 | 263篇 |
1990年 | 213篇 |
1989年 | 166篇 |
1988年 | 124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69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6篇 |
1940年 | 3篇 |
1929年 | 1篇 |
192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Gao Pingqiang Zhang Yan Du Jinze Sui Hong He Li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21,56(30):16902-16915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Porous carbons (PCs) have been prepared by using the heavy fraction of phenolic distillation residue as raw materials, and it used a carbonize-activated one-step... 相似文献
102.
E. Heß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rchiv fur Elektrotechnik)》1938,32(10):688-690
Zusammenfassung Die Gleichrichterwirkung zweier sehr verschieden großer Elektroden im Gebiet des dunklen Vorstromes wird zur Messung von Wechselspannungen (50 Hz) zwischen 12,5 und 200 kV benutzt. Bei einer Streuung der Meßfehler um ± 2% konnten die Einflüsse von Luftfeuchtigkeit, Temperatur und Luftdruck vernachlässigt werden, da sie sich innerhalb der Fehlergrenzen hielten. Das sich durch besondere Einfachheit auszeichnende Verfahren, scheint für technische Messungen hoher Spannungen geeignet.Der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sei für die Unterstützung, Herrn Dr. Pfestorf für die Anregung zu dieser Arbeit an dieser Stelle gedankt. 相似文献
103.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 相似文献
104.
蛋白质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的鉴定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对整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质谱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获取“自顶向下”(top-down,TD)的高精度完整蛋白质质谱数据成为可能.目前基于TD质谱数据的完整蛋白质鉴定算法虽然在匹配精度、PTM位点的推断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它们运行时间还有很大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利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可以将大规模的重复计算并行化,提高串行程序的执行速度.CUDA-TP算法基于通用并行计算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CUDA)来计算蛋白质与TD质谱数据的匹配分数.首先,对每一个质谱数据,CUDA-TP利用优化的MS-Filter算法在蛋白质数据库中过滤出其对应的少数候选蛋白质集合,然后通过AVL(adelson-velskii and landis)树加速质谱匹配过程.GPU中的多线程技术被用来并行化谱图网格及最终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前驱结点的求解.同时,该算法还使用target-decoy策略来控制蛋白质与质谱图匹配结果的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实验结果表明:CUDA-TP算法能够有效地加速完整蛋白质的鉴定,速度分别比MS-TopDown和MS-Align+快10倍与2倍.到目前为止,这是唯一能够利用CUDA架构来加速完整蛋白质鉴定的研究工作.CUDA-TP源代码公布在https://github.com/dqiong/CUDA-TP.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随着工艺和制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体系架构的日趋完善,通用图形处理器(general purpos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GPGPU)的并行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在高性能、高吞吐量等通用计算应用场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GPGPU通过支持大量线程的并发执行,可以较好地隐藏长延时访存操作,从而获得高并行计算能力.然而,GPGPU在处理计算和访存不规则的应用时,其存储子系统的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片上缓存的争用情况尤为突出,难以及时提供计算操作所需的数据,使得GPGPU的高并行计算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解决片上缓存的争用问题、优化缓存子系统的性能,是优化GPGPU性能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也是目前研究GPGPU性能优化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针对GPGPU缓存子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线程级并行度(thread level parallelism, TLP)调节、访存顺序调节、数据通量增强、最后一级缓存(last level cache, LLC)优化和基于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 memory, NVM)的GPGPU缓存新架构设计等5个方面.也从这5个方面重点分析讨论了目前主要的GPGPU缓存子系统性能优化方法,并在最后指出了未来GPGPU缓存子系统优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对GPGPU缓存子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网络空间新生威胁正在以其复杂多变的攻击方式危害着个人、组织乃至政府的利益.在传统网络安全防御手段捉肘见襟时,威胁情报共享与交换机制的提出给网络空间安全的防护带来了一丝曙光.网络安全威胁情报是对组织和机构产生潜在危害与直接危害的信息集合,这些信息能帮助组织和机构研判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并据此制定决策和进行防御.威胁情报的交换与共享可以使威胁情报价值最大化,降低情报搜集成本和改善信息孤岛问题,进而提高参与共享各方的威胁检测与应急响应能力.首先介绍了网络安全威胁情报的概念和主流的威胁情报共享规范;其次,调研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威胁情报共享与交换的文献,分析和归纳了威胁情报共享与交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从共享模型与机制、交换机制的收益分配以及共享数据的隐私保护3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3部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展望了威胁情报共享与交换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0.
国家卫计委要求医疗机构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编码,然而由于临床疾病描述存在大量的常用词,导致电子病历中录入的诊断名称与ICD编码直接映射匹配率低.基于区域健康平台上的真实诊断数据,构建了融合常用语的疾病术语图谱.具体来说,在基于疾病构成成分的规则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增强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上下位关系识别算法,将5万多个诊断常用语和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th revision,Chinese version)中的疾病进行同义关系和上下位关系识别,进一步融合了ICD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Chinese version)的层次结构,此外,还提出了基于疾病-科室关联图谱的任务分配方法以进行人工校验,最终94 478个疾病实体形成了包含1 460条同义关系、46 508条上下位关系的大规模疾病术语图谱.评估实验表明,基于疾病术语图谱,对临床诊断数据的覆盖率比基于ICD10的直接映射编码的覆盖率提升了75.31%,另外,利用疾病术语图谱自动进行编码疾病相比于医生人工编码会缩短约59.75%的编码时间,且正确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