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43篇
  免费   13210篇
  国内免费   7500篇
电工技术   10307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10878篇
化学工业   24154篇
金属工艺   9042篇
机械仪表   9580篇
建筑科学   13024篇
矿业工程   4181篇
能源动力   4128篇
轻工业   10059篇
水利工程   3041篇
石油天然气   7822篇
武器工业   1372篇
无线电   168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200篇
冶金工业   6605篇
原子能技术   1875篇
自动化技术   20547篇
  2024年   721篇
  2023年   2513篇
  2022年   4520篇
  2021年   6250篇
  2020年   4756篇
  2019年   3807篇
  2018年   4223篇
  2017年   4840篇
  2016年   4270篇
  2015年   5868篇
  2014年   7339篇
  2013年   8866篇
  2012年   10125篇
  2011年   10682篇
  2010年   9345篇
  2009年   9201篇
  2008年   9069篇
  2007年   8414篇
  2006年   8520篇
  2005年   7236篇
  2004年   4983篇
  2003年   4300篇
  2002年   4412篇
  2001年   3899篇
  2000年   3695篇
  1999年   3654篇
  1998年   2802篇
  1997年   2276篇
  1996年   2238篇
  1995年   1819篇
  1994年   1463篇
  1993年   1040篇
  1992年   861篇
  1991年   674篇
  1990年   482篇
  1989年   409篇
  1988年   324篇
  1987年   226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中、美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斯奎哈纳流域管理委员会的委员由美国联邦政府和其流域内纽约、宾夕法尼亚、马里兰三个州的代表组成。在《萨斯奎哈纳流域协议》(联邦法律)的授权下。该委员会有权处理流域内的任何水资源问题。相比之下.国内的流域机构没有流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作为委员,流域水行政管理的职能还不能满足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形成和完善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框架是有效保护、开发和管理流域水资源的基础,建立包括流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代表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可以提供一个有代表性、长效的管理机构。流域管理委员会应着重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开发和管理的综合规划,注重流域的公共利益和社会服务.重视水质、湿地、洄游鱼类、珍稀物种和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担当起河流代言人和保护神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2.
臭氧氧化-光催化降解水中的五氯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琳琳  孟长功  周硼 《石油化工》2007,36(7):739-743
利用臭氧氧化-光催化技术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五氯酚(PCP)。对比了紫外光照射、臭氧氧化、光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4种方法降解PCP的情况。考察了臭氧氧化-光催化体系中臭氧流量、臭氧产量、PCP初始质量浓度、pH和CO23-等因素对PCP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光催化法比单独使用紫外光照射、臭氧氧化、光催化法更能有效的去除PCP;增加臭氧流量和臭氧产量有利于提高PCP的降解率;降低PCP的初始浓度,PCP的降解率显著提高;pH对PCP的降解效果影响不明显;CO23-的存在显著降低了PCP的降解率。在臭氧氧化-光催化体系中,除臭氧直接氧化降解PCP外,臭氧与TiO2协同作用产生的.OH对PCP的降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Ta-2.5W难熔重金属换热管的一系列焊接工艺试验研究,掌握了钽材的特殊焊接技术工艺和要求,满足了今后制造和修复苯胺装置中硫酸蒸发器管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4.
145.
印支运动后的秦岭造山带受古亚洲构造域、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题斯三大构造域联合作用,发生了强烈的陆内造山,奠定了该区条块相间构造岩片系统的基本构造格架,控制了本区斑岩型钼矿和众多热液型多金属矿产的最终成矿作用和矿带展布。  相似文献   
146.
周逢兰 《安徽建筑》2007,14(1):35-35,37
通过对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梁板施工时容易忽视和发生的几个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和工作体会,粗略探讨了防治这些质量通病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7.
In this study, distribution and history of residual stresses in plaque-like geometries are simulated based on linear thermoviscoelastic model, which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sses in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dir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ed boundary condi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variation across the thickness exhibits a high surface tensile value changing to a compressive peak value close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core region experiencing a parabolic tensile peak.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the thickness is almost same along the flowpath and the final residual stresses value near the gate is lower than the value near the end of flowpath.  相似文献   
148.
La doping effects on intergrowth Bi2WO6–Bi3TiNbO9 ferroelectric ceramics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and dielectric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La3+ distribution, ferro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 and dielectric relaxation behavior are apparently affected by La doping. With increasing La3+ content, the site of dopant ion varies, the grain growth of Bi5TiNbWO15 is restrained, the Curie temperature is reduced and broadened. Furthermore, two dielectric relaxation loss peaks were observed both in temperature and frequency spectra. The calculated relaxation parameters revealed the oxygen vacancy related to the relax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49.
本文介绍了渣浆泵机械密封的失效形式,并根据长期现场工作经验,分析了机械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动静环密封面倒角,改变密封面尺寸及载荷系数后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径向跳动过大而引起的密封面刮碰擦裂的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50.
Although packet delay and loss are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Internet performanc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 evolution of large‐scale IPv6 delay and loss performance has previously not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more than 600 end‐to‐end IPv6 paths between about 26 testboxes of RIPE Network Coordination Centre over two years, and compare the delay and loss performance over time with their IPv4 counterparts. We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measurement methodologies and show that IPv6 paths have a higher delay and loss than their IPv4 counterpart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worse performance stems from IPv6‐in‐IPv4 tunnels rather than from native IPv6 paths and such tunnels are still widely used today.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