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2篇
  免费   1047篇
  国内免费   698篇
电工技术   763篇
综合类   671篇
化学工业   1452篇
金属工艺   547篇
机械仪表   561篇
建筑科学   755篇
矿业工程   288篇
能源动力   277篇
轻工业   603篇
水利工程   265篇
石油天然气   458篇
武器工业   104篇
无线电   13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6篇
冶金工业   408篇
原子能技术   115篇
自动化技术   130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729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分析了一台1000kV单相自耦变压器局放试验图谱与数据,通过吊罩解体检查发现了故障部位,并对后续此类产品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大型现场组装换流变铁心制作过程中的特殊性和难点,介绍了换流变铁心制作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及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3.
SF6密度继电器是监视变电站组合电器SF6实时压力的唯一设备,当表计指针处于额定值但发出报警或闭锁信号时,无法正确判断气室内的真实压力,也无法判断是表计指针卡涩故障还是信号接点异常;当表计指针处于报警或闭锁值时发出信号,无法判断气室压力是确已降低还是表计损坏引起误报警.为此,研制了SF6密度校验及自动充放一体化装置,可在系统发出报警或闭锁信号时校验气室的实际压力,同时免拆卸对原有表计进行读数校验,避免气室压力过低导致断路器闭锁引起事故扩大;在气室充放气体时,压力到达预设值即自动停止,从而消除手动误差,提高了电力系统GIS设备的可靠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4.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the alloy Fe–25%Cr–6%Al-RE (rich in lanthanum)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EM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2 hr oxidation of the alloy, in pure oxygen at 1200° C, La precipitated in the oxide scale at the top of -Al2O3 grains and at the grain-boundary regions in the form of tiny particles of hexagonal La2O3. These tiny particles prevented aluminum from diffusing toward the surface and suppressed lateral growth of the oxide scale. The rare-earth constituents accelerated the internal oxidation of the alloy during thermal cycling between 1200° C and room temperature. They appeared as particles of aluminum oxide and lanthanum oxide. Particles of cubic La2O3 precipitated in the alloy matrix near the oxide scale-metal interface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grain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145.
146.
骨架结构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SiC泡沫增强ZL109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体骨架结构(筋的结构、泡沫孔和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泡沫增强体的筋的结构影响了界面的结合,影响了材料的压缩性能;当筋具有三明治结构时,复合材料的强度最大;当筋具有双层结构时,复合材料的强度最低;随着SiC泡沫孔径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都有所提高,材料的屈服应变减小,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弯曲强度在泡沫孔径为1.5 mm时达到最大值;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随着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屈服应变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用SHS/PHIP技术制备出的Ti3AlC2可加工陶瓷的塑性变形特征。应变速率为1×10^-3/s,从室温到1300℃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室温到800℃的压缩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但存在显微塑性。主裂纹的偏转与分岔、晶粒的分层与扭折是主要变形机制;1000℃到1300℃,位错运动带来了塑性流变的结果。800℃到1000℃被称为韧脆转变温度区间,在此温度区间以上的应力与应变曲线存在着“硬化区域”,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区”要大于“硬化区”。  相似文献   
148.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La0.6Sr0.4Co1-yFeyO3 (LSCF, y=0-1.0) cathode materials were measured by DC four probe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 (XPS) was also introduce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state of Co, F.e ions in LSCF. It is found tha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each sample has a maximum valu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XPS analysis shows that Co ion has three different chemical states, corresponding to two with Fe ion. The analyses indicates that the small-polaron hopping mechanism dominates the electron conduction at low temperature, while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three factors such as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disproportionation of Co^3+ ions into Co^2+ and Co^4+ pairs, the ionic compens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formed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Fe^4+ ions charge compensation preferential to Co^4+, all contribute to electrical conduction.  相似文献   
149.
数控加工中心ATC弧面分度凸轮运动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弧面凸轮压力角和诱导主曲率的计算公式,对数控加工中心凸轮式自动换刀机械手(ATC)弧面分度凸轮的压力角和曲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ATC的优化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ATC机构产品系列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电机定、转子片级进冲模结构形式的分类、凸模、凹模常见的固定方式的介绍,阐述了电机定、转子片级进冲模模具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和保养要领。重点介绍了凸模、凹模的更换程序,卸料板的安装程序,以及模具在使用中常见故障原因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