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51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篇
冶金工业   29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速钢中(M,Si)6C碳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钢中硅含量的变化(0.2~3.5%)对W3Mo2Cr4VSi钢二次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和分析表明:硅可以降低二次硬化峰值温度10~70℃,提高二次硬度(HRC)1~3;其原因是硅降低了特殊碳化物在回火时的析出温度,细化了回火析出的特殊碳化物并增加其析出量。硅虽对钢的抗回火稳定性不利,但并不降低温度低于600℃时的红硬性。  相似文献   
23.
丁培道  石功奇 《材料导报》1990,(8):30-32,14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工作温度高、层间剪切强度高、导电、导热、耐磨损、不吸湿不放气、尺寸稳定、不老化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受到极大重视,是近年来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用亚显微强化相分散在基体中弥散强化的复合材料、用高颗粒状物质赋予强化效果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利用纤维做增强体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虽有很大发展,然而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复杂,成本高,它的发展规模一直落后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目前制造廉价、耐热性好、增强效果明显的增强颗粒、纤维  相似文献   
24.
合金元素对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5.
铸态高速钢深腐蚀试样及电解萃取粉末试样的电镜观察表明:随着高速钢成份的改变共晶碳化物的形态还有许多种;骨骼状共晶周围有一层碳化物“墙”,羽毛状共晶碳化物的片块上有明显的生长台阶;δ—共析体中的碳化物呈丝束状。  相似文献   
26.
工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工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刀具材料及超硬工具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Mg-Li超轻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Mg-Li超轻合金的合金系研究、制备新技术及其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Mg-Li超轻合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8.
通过双辊薄带连铸试验和组织成分分析,对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和传统薄板坯没有本质区别,但薄带坯组织较为细密,柱状晶区呈不严格的对称分布;一次枝晶和二次枝晶间距小,并且均随离薄带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柱状枝晶的生长比较紊乱,没有严格的方向性;在薄带厚度方向上元素铬和镍没有明显的成分偏析。  相似文献   
29.
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铝合金的原位反应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压铸造后固溶处理的方法,获得了网状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铝合金表面复合层,通过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复合层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界面向铝合金基体中移动。  相似文献   
30.
Al2O3/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与强韧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蓓  丁培道  程川 《材料导报》2004,18(9):92-93,98
利用自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仪,对Al2O3/ZrO2层状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及断口形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压应力的作用细化了晶粒,提高了可相变四方相的含量,增加了相变增韧的效果;沿界面两端表现出2种不同的断裂机制:界面以外靠近表面部分,其断裂主要是穿晶断裂;在基体层的断裂则表现为沿晶和穿晶混合型断裂方式.该断裂行为与ZrO2层状陶瓷的相变增韧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