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eO2、La2O3、MgO、ZnO改性的PW/γ-Al2O3催化剂,用FTIR、XRD、BET、TG-DTA和活性评价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对PW/γ-Al2O3催化剂催化甘油脱水制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物的引入,修饰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降低了催化剂的表面酸量。CeO2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尤其La2O3的添加,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而不同氧化物抑制积炭能力的强弱为:MgO>ZnO>La2O3>CeO2。  相似文献   
12.
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Zn-ZrO2/SiO2催化甲醇直接非氧化脱氢制备无水甲醛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及质量空速对脱氢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进料气中φ(CH3OH)为35%,反应温度为800K,质量空速为35mL/(g.s)的优化反应条件下,甲醇的转化率达到100%,甲醛的选择性为63%。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扫描电镜、热重等技术显示,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的Zn-ZrO2/SiO2催化剂,活性组分能均匀分散在载体上,且对甲醇的非氧化脱氢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助剂ZnO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烧结,极大程度的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晶粒钡铁氧体,选择柠檬酸与金属硝酸盐摩尔比(CA/MN)分别为1,1.2,1.4和2制得一系列钡铁氧体磁性粉末,通过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检测手段对产品的物相组分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MN在钡铁氧体晶相变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在430℃预烧、1280℃煅烧、同时保温2~5h的热处理条件下,随CA/MN增大,钡铁氧体的晶相由W相转变为M相,转变点在CA/MN=1.3左右。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柠檬酸量的增加,自蔓延燃烧产物团聚程度增大,进而促使γ-Fe2O3向α-Fe2O3发生转化,导致W型铁氧体成相温度升高,在相同煅烧条件下,引起钡铁氧体晶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15.
摘要:介绍了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氯化锂(LiCl)-吡啶(Py)溶剂体系中使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树脂的工艺。结果表明:单体的浓度为0.26—0.28mol/L,n(TPC):n(PPD)在1.024—1.030。复合溶剂(DMAC~NMP)中NMP体积分数为6%,LiCl用量(占总溶剂的质量分数)为2.6%-2.8%,吡啶(Py)用量(占总溶剂的质量分数)为6.20%-6.68%时可获得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ηinh为4.7—4.9的PPTA树脂。相对于传统工艺,该工艺增加了反应速率,降低了对溶剂纯度的要求,有利于制取更高分子质量的PPTA树脂。  相似文献   
16.
制药反应工程基础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反应工程基础、强化工程分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课程教改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及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乳酸丁酯脱水制备丙烯酸及其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再生的生物乳酸衍生物一乳酸丁酯为原料,在自制催化剂上考察了温度、压力、体积空速以及N2保护对反应的影响,得出较优化的反应条件:温度400~415℃,压力为常压,体积空速1.8h-1、N2保护(0.8L/h).优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乳酸丁酯转化率达到76.1%,丙烯酸及其丁酯的总摩尔选择性达到72.5%.该工艺是对以可再生资源生产有价值基础化工原料的一种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液相条件下以苯甲醇为原料,次氯酸钠溶液为氧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为氧化催化剂,在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中液相氧化合成苯甲醛。考察了苯甲醇与次氯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剂以及停留时间对苯甲醛合成的影响,并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与苯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5∶1、苯甲醇与TEMPO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苯甲醇与DMF的体积比为1∶10、 pH=8、反应温度为0℃、停留时间为10min时,苯甲醛的收率可达95.1%。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钐掺杂的W型铁氧体Ba1-xSmx(MnZn)0.4Al0.2CoFe16O27(x=0.0,0.1,0.2,0.3),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及矢量网络分析仪考察了钐掺杂量对铁氧体物相组成及其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1时,得到单一晶型的W型钐铁氧体;x≥0.2时,出现了SmFeO3及Mn2AlO4晶相。另外,在1~18GHz频率范围内测定了样品的电磁参数,发现当Sm3+掺杂量x=0.1时,钐铁氧体的电磁性能达到最优,最大吸收率为-14.4dB,在雷达波频段内吸收率小于-7.5dB。  相似文献   
20.
在常规筛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在富集培养基中加入10 g/L NMMO,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耐NMMO的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Galactomyces sp. CCZU11-1。经研究,最适产酶培养条件为:碳源为甘蔗渣(5 g/L),氮源为(NH4)2SO4(5 g/L),表面活性剂为Tween-80(8 g/L),培养温度为30 ℃,初始培养pH值为5.5。在此条件下菌株培养7天后,FPA及CMCase分别为13.5 IU/mL和24.6 IU/mL。在培养体系和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200 g/L NMMO,Galactomyces sp. CCZU11-1纤维素酶仍具有良好的活性,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耐NMMO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