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现要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dk7732上加工如图1所示拉杆。机床加工范围为400mm×320mm,无法一次装夹切割完成。如果分两次装夹切割,又不能保证工件孔与齿面平行度0.01mm的精度要求,专门买一台设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汽车航煤栈桥自动装车计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系统设计方面做了具体分析,找出影响自动装车计量系统控制误差的原因,分析了该系统将智能化仪表技术、PLC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装车、计量及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设计制作基于土木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高耗能自解耦式磁流变(magneto-rheologcal,简称MR)阻尼器,通过对阻尼器设计的关键技术、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及力学模型的参数识别进行研究,得知在副活塞中设置解耦装置可使阻尼器在不同的振幅下具有不同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在主活塞中将永久磁场和电流磁场结合起来实现阻尼器的逆向控制的设计思路是可行的,铜制隔磁环的设置保证了磁力线沿理论设计的路径穿行,又使线圈避免与磁流变液的长期接触腐蚀,从而提高其耐久性。通过对阻尼器采用基于反正切函数的MR阻尼器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得到了与试验结果吻合的MR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控制球磨时间,用球磨机球磨出不同粒径的羰基铁粉,制得单一粒径磁流变液8组和两种粒径磁流变液6组。采用旋转流变仪对磁流变液的零场粘度和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磁场强度下,两种粒径磁流变液的剪切强度比单一粒径磁流变液的有明显提升,提升效果与颗粒的成份密切相关,且其零场粘度和沉降稳定性与单一粒径的差别很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土木工程的特点,从保证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性能、节省控制系统的能耗和提高阻尼器的安全稳定性能出发,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好的被动和半主动控制功能的新型复合结构磁流变阻尼器,并建立了这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设计了具有永磁体与通电线圈的复合结构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再利用ANSYS软件对该磁路与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结构MR阻尼器比传统普通结构MR阻尼器具有更优越的可控性及安全稳定性能,为设计具有适当力值需求的复合磁流变阻尼器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对SG-MRD40和RD-1005-3两种型号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阻尼特性试验。针对已有的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低频段的阻尼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改进后模型将原模型中单一的屈服后阻尼系数分解为 和 ,分别用来表征速度绝对值增大时对应的屈服后阻尼系数和速度绝对值减小时屈服后阻尼系数,并引入相应的屈服力 ,分段描述磁流变阻尼器屈服后的受力行为。对两种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的试验建模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明显优于改进前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磁流变阻尼器在屈服后的受力行为,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载重子午线轮胎钢丝圈挤出缠卷联动装置、成型工艺流程及钢丝圈成型机的一般调整过程。计算机控制的钢丝圈挤出缠卷联动装置可生产规则、左斜、右斜六边形及七边形等断面形状的钢丝圈。阶梯形过渡圆环的加装可保证钢丝圈质量达到预期要求。通过计算卷成盘底面宽度的调节范围 ,可用同一套卷成盘成型第 1层宽度不同的多种规格 15°斜底钢丝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司异型铜带产品因表面质量缺陷引起的报废量居高不下,给生产带来较大困难。结合现场实际,采用六西格玛DMAIC模型制定了一套改善方案,并使用Mintab软件对质量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方案实施,带材因表面质量引起的报废率由5.44%降低至2.53%,DPMO值由999971降至36599,取得显著效果。实践表明,DMAIC模型在铜带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设计制作基于土木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对隔震器设计的关键技术、隔震器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及模型的参数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胶工作缸、磁流变弹性体工作缸分别具有高频抗冲和低频减振特性,即在高频、小振幅情况下,具有小阻尼、低动刚度的特性,从而克服传统隔震器出现的刚度硬化现象;在低频、大振幅时,具有大阻尼、高动刚度的特性,从而具有更大阻尼力,具有可进行位移控制的优势;通过对隔震器采用基于单轴模型的智能隔震器动态力学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得到了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