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天津电网电力市场交易运营系统采用以报表为目标导向的开发模式,使该电力市场交易运营系统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开发成功。为保证报表结果的及时、准确、实用,文章介绍了报表开发模式的6个阶段:报表的提出、报表需求整合、报表流程的建立与整合、数据库建设与模块开发、报表核对与报表提炼、流程监视,最后介绍了作者对于此系统开发应用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因气象因素导致的大停电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开展电网气象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十分必要。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D5000平台的计及气象因素的电网静态安全风险评估框架体系,该框架体系包括电网气象信息集成模块、气象风险在线评估与预警模块和气象风险预警可视化模块,并分别给出了每一模块的构成及实现方法。文中的研究成果为电网由气象导致的系统风险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计及气象因素的电网静态安全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计及气象因素的电网静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只涉及系统静态安全的某个或数个方面,尚没有一个完整评估指标体系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包括静态安全评估指标、运行风险评估指标以及电网薄弱点评估指标在内的电网静态安全风险评估完整指标体系,实现了气象因素对于电网静态安全风险影响的全方位评估。安徽电网的算例证明了所提电网静态安全风险评估框架体系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船载测控天线面精度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误差指标分析,以某船载测控天线主反射面的更换为例,阐述了天线的安装方法和主反射面精度的测量方法,对测量中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进行了面精度测量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操作性高,反射面精度测量结果符合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企业在ISO 9001:2000贯标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易出错、缺乏规范性、过场化等一系列质量管理问题,将质量体系的贯彻实施落实到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上,从系统开发目的、开发工具、系统总体设计和模块划分,以及产品实现信息流的分析对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模块划分图以及质量手册数据流图和质量记录数据流图.最后总结归纳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传统用户级直流微网运行策略无法满足微网用户分布式电能交易需求,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分布式电能交易的直流微网母线电压分层控制策略.该策略依据直流母线电压信号,将微网划分为6个运行区域.根据每一层区域的特点,将微网内分布式单元设置为特定的电压主控单元(控制直流母线电压设备对象)和能量单元(提供功率输出设备对象).分布式单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售电市场开放条件下,实施基于电价的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有利于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负荷调控中去,实现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保证其安全经济运行。文章以居民空调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居民空调负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单体和聚合负荷的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实时电价(real-time pricing,RTP)的线性化居民空调交互式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实现对单台空调的控制。为了量化交互式需求响应策略对用户侧和电网侧的影响,提出了温度越限时间百分比、高峰时段负荷削减比、高峰时段馈线注入有功功率削减比、高峰时段网损削减比这4个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空调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基于实时电价的线性化居民空调交互式需求响应策略能有效实现削峰的作用,减少馈线有功功率注入和系统网络损耗。  相似文献   
18.
融合“互联网+”的能源互联系统成为新型城镇背景下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形态。充分考虑城镇资源禀赋与区域供用能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地规划能源互联方式,对新型城镇能源互联系统由理论转化为实际,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新型城镇能源互联系统进行简要介绍,提出了能源互联系统的基本架构。其次,介绍了能源站、能源网络以及站-网联合系统的建模方法。基于此,从多能负荷预测开始,介绍了能源站、能源网络以及能源互联系统联合规划模型、求解方法,分析了不同规划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对新型城镇能源互联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仅依赖于负荷历史数据和少量气象等影响因素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会造成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IDBN(improved deep belief network)算法的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充分挖掘历史负荷数据中的规律性,将数据特征向量输入到多个用于两层稀疏自编码神经网络中进行特征融合,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负荷预测,并进行无监督训练对模型进行预训练,提升多类型实值输入数据的处理效率.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配电管理信息系统 (DNIMS)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系统 ,需要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因而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配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通过“东北某城市电业局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开发详细阐述了数据库系统软件的构成、开发策略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通用性强、可维护性好和数据一致性校验功能优越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