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应用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对带包覆层的铁磁性管道腐蚀进行了检测。对不同厚度的包覆层、不同面积和深度的腐蚀缺陷进行了试验,分析检测灵敏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较大面积的腐蚀缺陷,即使包覆层较厚,在合适的检测参数下,脉冲涡流也具有很好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提出了一种采用最小贝叶斯信息准则(Minimum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MBIC)来最优化控制决策树结点分裂程度的算法。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MBIC能够较好地解决模型参数复杂度与训练数据集规模之间的权衡问题,然后给出了基于MBIC的决策树分裂停止准则的计算公式。汉语连续语音全音节识别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准则(Maximum Likeihood Criterion,MLC)相比,MBIC对声学模型参数和训练数据集的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油井套管横向裂缝是可能导致套管断裂的严重危害性缺陷。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际试验,研究利用脉冲涡流检测技术使用横向探头通过油管检测套管的横向裂缝缺陷的问题。仿真给出不同检测方式的管道涡流分布、磁场分布及其变化,以及接收线圈的电压。从仿真结果可观察出,套管壁涡流最强的区域并非横向探头正对的区域,而是平行于横向探头轴线的区域。横向裂缝平行于横向探头轴线时对涡流场的扰动最大。磁场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与涡流场情况类同。据此可解释为何横向探头轴线平行于横向裂缝时检测灵敏度会高于横向探头轴线垂直于横向裂缝时。实际的检测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并且显示了实际检测中横向探头轴线平行于横向裂缝时的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垂直于裂缝时。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在飞机多层铆接结构层间腐蚀缺陷的脉冲涡流检测中,需要识别提离效应造成的干扰信号和缺陷信号,同时也需要判断缺陷深度.制作了模拟飞机多层铆接金属结构的试样,对不同深度和大小的腐蚀缺陷进行了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前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PCA方法,可以将纯提离信号与带层间腐蚀缺陷的信号显著区别开来,可以将不带提离时的纯腐蚀信号的深度识别出;将PCA提取的主成分应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可以将纯提离信号与纯腐蚀信号和腐蚀提离混合信号区别开来.而对于带提离的腐蚀,试验发现其PCA分布与不同深度的纯腐蚀出现混淆,因而不能准确识别这两种信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