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4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可再分散聚合物对无机硅酸锌涂料进行改性,通过浸泡试验及浸泡后柔韧性检测方法研究了改性无机硅酸锌涂层的耐酸、碱、盐等性能.结果表明,经可再分散聚合物改性的无机硅酸锌涂层其耐酸、碱、盐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涂层微观结构分析发现,可分散聚合物的连续成膜有效降低了无机硅酸锌涂层的孔隙率,从而增大了电解质溶液向涂层内部渗透的阻力以及成膜过程中对活性较高的锌粉的包覆作用.该改性涂层无毒、环保,添加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控制Q19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在凝固冷却过程的转变,采用ASPEX自动扫描电镜研究了实际生产凝固冷却过程夹杂物的转变,并用FactSage软件理论计算了这一过程夹杂物转变的热力学原理。研究结果表明:Si-Mn-Al复合脱氧Q195热轧带钢中间包内夹杂物主要成分为SiO2-MnO-Al2O3,连铸坯中硫化物夹杂质量分数急剧升高,氧化物夹杂中SiO2质量分数升高,MnO质量分数下降。钢中夹杂物成分与尺寸有明显对应关系,中间包内夹杂物尺寸越大,Al2O3质量分数越多,SiO2质量分数越低;铸坯中夹杂物尺寸越小,MnS质量分数越高,氧化物夹杂尺寸越小,SiO2质量分数越高。FactSage热力学计算表明,在钢凝固冷却过程,钢中会析出SiO2相、Mn2Al4Si5O18相和MnS相,析出相尺寸一般较小,使小尺寸夹杂物中SiO2和MnS质量分数升高,热力学理论计算可以较好地解释夹杂物成分在凝固冷却过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33.
微合金化与热处理工艺是提升钢材性能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本文以DH980高强钢中NbC析出相为对象,研究了铌含量分别为210×10-6、430×10-6和690×10-6和热处理温度分别为1000、1100、1200和1300℃的条件下,高强钢中NbC析出相的析出行为.使用高温硅钼炉熔炼DH980连铸坯并添加不同Nb含量进行铌合金化,再将所得水冷样置于硅钼炉中完成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实验,然后使用夹杂物自动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进行夹杂物扫描、统计.经分析,铌微合金化后的高强钢中主要的夹杂物为Al2O3、MnS和NbC,其中,NbC析出相的尺寸范围为0.7~6.0μm,而1.0~2.0μm尺寸的NbC居多.使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NbC析出温度及析出量,随着钢中铌含量从210×10-6增加至690×10-6,NbC析出相的最高析出温度逐渐升高,分别为1125、1200和1260℃,NbC析出率(NbC质量与所有夹杂物质量的比值)也...  相似文献   
34.
通过工业实验研究了钙处理对303 t的16Mn重型管板铸锭中硫化物形貌的控制.未钙处理的锻件缺陷主要分布在轴向上靠近顶部、径向上在距中心1/2以内位置,缺陷主要为大尺寸Ⅱ类MnS夹杂物.采用Micro-CT检测了铸锭顶部中心位置MnS夹杂物三维分布,夹杂物为长条状和片状,数密度为0.77 mm-3,最大直径为1370μm.在真空脱气后对钢液进行钙处理,钙处理不仅将钢液中原生Al2O3夹杂物改性为液态钙铝酸盐,并且钙会在钢液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优于锰先与硫结合生成CaS.通过FactSage热力学计算得到,钙处理将MnS夹杂物的析出温度由1244.7℃降低至1227.9℃,同时减少了MnS夹杂物析出量.钙在改性硫化物之前先改性了钢中氧化物,因此提出了有效钙硫比Ca/Seff.用来表征钙处理对硫化物形貌的影响,Ca/Seff.的含义为改性硫化物的有效钙和钢中硫的原子浓度比,可以直接根据钢液的总氧T.O含量、总硫T.S含量和总钙T.Ca含量计算得到,此公式适用于硫质量分数小于30×10-6的低硫钢.随着钢中C...  相似文献   
35.
常金宝  杨文  张立峰  任英 《钢铁》2019,54(8):154-160
 对管线钢铸坯中的硫化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发现从中间包钢液到铸坯,管线钢中夹杂物由低熔点的CaO Al2O3向CaS Al2O3类型转变,且夹杂物尺寸越小,在冷却过程中的转变越充分。根据形貌特征,含硫化物夹杂可分为以下几类,即硫化物在氧化物表面部分析出、硫化物半包裹氧化物、硫化物完全包裹氧化物、纯硫化物和在TiN上析出的硫化物。采用FactSage软件对冷却过程管线钢中的夹杂物转变进行了计算,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钙铝酸盐夹杂物逐渐经历CaO·Al2O3→CaO·2Al2O3→CaO·6Al2O3→Al2O3的转变过程,同时CaS和MnS相也在冷却过程中析出,且MnS的析出温度低于CaS,这解释了铸坯中硫化物的特征和形成。  相似文献   
36.
<正> 现代石油化工厂与其它工业生产一样,伴随着生产过程产生了严重的嗓声危害。关于石油化工厂嗓声控制标准问题,笔者已作过介绍。现在再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导,就石油化工厂噪声的声学特征上及其控制途径作一些简要介绍。一、管道和阀门噪声及其治理各种阀门和管路系统是“油化工厂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特别是各种类型的调节阀声  相似文献   
37.
本文拟定了一个联合测定石墨中的微量铁和铝的方法。方法如下:在石英装置中通氧气灰化石墨样品,以无水碳酸钠-盐酸浸取法分解石墨灰分,使铁先形成硫氰酸铁络合物,用甲基异丁酮萃取分离后,再使有机相中的铁转变成铁(Ⅲ)-邻二氮菲-硫氰酸三元络合物,然后进行比色测定。在铁、钴、锌、?等元素分离后的水相中加变色酸掩蔽钛,用苯萃取8-羟基喹啉铝,再用邻二氮菲溶液反洗以消除铜和镍的干扰。100微克Ti;20微克Cu,V和Mo;40微克W和5微克Co对铁的测定无影响。40微克Ti;15微克Cu和Sn;10微克Ni;5微克Zn和Co对铝的测定无影响。本分析方法适用于含钛量较高的石墨样品。本方法的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对含铁为2×10~(-4)%的样品为±12%,对含铝8×10~(-5)%的样品为±18%。加入试验的回收率:铁和铝均为93—105%。方法的测定下限:铁为5×105%(误差不大于50%),铝为5×10~(-5)%(误差不大于30%)。  相似文献   
38.
热轧卷板的表面夹渣缺陷对热轧板的质量及产品性能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会导致产品品级的下降乃至报废等问题,并对产品的服役期限及性能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冶炼过程中钢液洁净度的不断提高,夹渣缺陷所造成的质量问题显得尤为严重.而不同生产工艺下表面夹渣缺陷的来源方式略有差异,缺陷的来源主要有精炼过程中钢包渣的卷渣、非稳态浇注时期的...  相似文献   
39.
摘要:汽车轻量化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高铝钢有利于减轻汽车质量同时维持强塑性。但由于连铸过程中传统结晶器保护渣界面反应的制约,高合金钢铸坯质量和操作流畅性受到很大影响,引起裂纹、漏钢等问题。不仅会造成安全事故,还会增加成本。低反应型CaO Al2O3系保护渣相对于传统保护渣,SiO2质量分数在6%~10%之间,[Al]和(SiO2)渣钢界面反应程度显著减弱,具有提高铸坯质量和确保操作顺行的潜力。设计此类保护渣时应该考虑渣钢界面反应、渣中元素向钢液中富集对铸坯质量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结晶相种类。探讨了低反应型保护渣中成分对黏度变化机制的影响,即熔渣结构的变化、渣系过热度的变化和结晶相的变化。分别讨论了CaO/Al2O3、B2O3、Na2O、Li2O和CaF2在CaO Al2O3渣系中的作用,旨在为满足高铝钢连铸生产的新一代低反应型保护渣系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思路与便利。  相似文献   
40.
刘城城  张立峰  任英  张继 《钢铁研究学报》2021,33(10):1040-1051
摘要:首先,总结了3种常用的非金属夹杂物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法,即原位腐蚀观察、微区电化学法、原子力显微镜。其次,总结了硫化物、氧化物、稀土夹杂物3种不同类型夹杂物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影响。随着硫化物含量的增多,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会下降;对于氧化物的影响,目前的研究集中在氧化物的成分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不同成分的夹杂物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稀土夹杂物对不锈钢点蚀的影响主要与稀土对不锈钢中夹杂物改性有关。而后,汇总了目前提出的夹杂物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影响的机制,即贫Cr区机制、微缝隙机制、活性机制。贫Cr区机制主要用于解释硫化物引起的点蚀,后2种主要用于解释氧化物引起的点蚀。最后,提出了夹杂物控制提升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