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热塑性弹性体SBS作为增容剂,对SBS/聚苯乙烯(PS)的共混物进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研究了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后聚苯乙烯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压力诱导流动成型使聚苯乙烯形成微观层状结构,该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缺口冲击强度由8 kJ/m2提高到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后的30 kJ/m2,同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22.
文章简单介绍了瓣状光纤的发展过程,并以低折射率瓣为6瓣的瓣状光纤为例对其结构和性能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描述了聚合物瓣状光纤的现有制备方法.提出了采用复合纺丝法制备瓣状聚合物光纤的新思路.通过喷丝组件设计及对现有熔融复合纺丝法进行适当改进采用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具有瓣状截面的聚合物光纤.  相似文献   
23.
本文主要对重铬酸氧化处理后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强力、表面形态、表面官能团及其含量以及与环氧树脂的粘结性进行了研究。用微粘法测单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界面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重铬酸氧化处理后的纤维强力明显下降,表面出现了刻痕,官能团含量增加,界面剪切强度增加了2-3倍,这弥补了纤维强力的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若纤维暴露在浸蚀液中的时间过长,其IFSS值随时间而下降,纤维的强力也会过度下降,因而氧化要  相似文献   
24.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但CFRP表面惰性高,使得CFRP与其他异质材料复合时的胶接强度低,不能满足使用。采用激光(光纤激光器)对CFRP进行表面处理后,再与铝进行胶接测试。利用SEM、接触角测试和光学轮廓仪测试对不同脉宽的激光处理后的CFRP表面形貌、表面能、表面粗糙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脉宽增加,处理后的CFRP表面树脂残留量减少,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自由能也相应增加。对比激光处理与机械打磨两种方式与铝的胶接性能发现,激光处理的CFRP与铝的胶接强度比未处理提高了1.95倍,比打磨处理提高了1.02倍。对其胶接断面进行分析可知,激光处理试样的断裂模式主要为纤维撕裂破坏。  相似文献   
25.
以L-乳酸单体为原料,用逐步减压缩聚法合成了相对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探讨了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酯化时间、逐步减压时间等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并采用FTIR、1H NMR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0.5wt%,反应温度180℃,先酯化7小时,再逐步减压7小时,然后在高真空度70Pa下反应45小时,可得到重均分子量约为12万的聚乳酸.  相似文献   
26.
长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一种新的熔融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玻纤长度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玻纤质量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34MPa,弯曲强度为349MPa,弯曲弹性模量为11.4GPa,缺口冲击强度为313J/m,综合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7.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用DSC、接枝率、SEM等方法研究了基体ABS树脂的结构,表明原位聚合的基体ABS与通用ABS结构相似.用SEM、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测试技术研究原位聚合制备的长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长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8.
SiC,Si3N4,BN等二元体系陶瓷纤维因具有优良高温机械性能、介电性能、高温稳定性能所以被广泛地应用,而相比较而言多元体系SiBN(C)陶瓷纤维正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但是因其综合了上述二元体系的各种优点,如高温热稳定性、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性能所以已成为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含碳量很低的SiBN陶瓷纤维具有很好的透波性能,在导弹天线罩上有重要的应用.其中前驱体聚合物转化法是SiBN(C)陶瓷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通过前驱体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得到含有目标元素的分子前驱体,并在聚合过程中调控其流变性能,从而获得具有可纺性的前驱体聚合物.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采用前驱体聚合物转化法制备SiBN(C)陶瓷纤维的几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含硼分子改性聚硅氮烷法,单体改性硼基前驱体法和小分子单体合成法.其中小分子单体合成法又分为多步法和一步合成法.用图表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合成路线,SiBN(C)陶瓷纤维制品性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进一步研发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采用氨气等离子体接枝环氧涂层工艺对芳纶Ⅲ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对改性前后纤维表面的化学组成、形貌、粗糙度、浸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氨气等离子体接枝环氧涂层处理后,环氧树脂涂层能够以化学键形式接枝到芳纶Ⅲ表面,同时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浸润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30.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复杂梯度结构的制造更加容易,有必要对复杂梯度问题的求解开展研究;目前,关于梁结构模量沿轴向或厚度方向梯度变化问题的研究已经较多,但对模量沿2个方向同时变化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复数形式傅里叶分解的方法对模量以指数形式沿厚度方向和轴向同时变化梯度平面复合梁问题进行了求解。首先,采用弹性力学半逆解法得到了问题的四阶变系数偏微分控制方程的通解;然后,利用级数展开,求解了对称载荷作用下该梁的特解;最后,通过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了级数解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梯度双向变化时,梁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更加复杂,模量较高的位置应力较大,而模量较低的位置应力较小。提出的级数解还可推广至其他相关的梯度双向变化非均匀平面和半平面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