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决传统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复杂,开发维护过程繁琐,并且新增需求难以及时处理,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系统设计开发.本文设计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系统,将系统划分为几个微服务模块分别实现.系统使用Spring Cloud来搭建微服务架构,并且实现了服务注册和发现、负载均衡、路由网关以及容错处理等技术,最后实现了各个微服务功能.采用该微服务框架,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加快了系统开发周期以及使系统的部署和维护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42.
胜利油田低密度充(氮)气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常规钻井液由于密度较大,已经不适合在诸如火成岩和碳酸盐岩等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的低压油藏的开发中应用.针对胜利油田低压地层用常规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常发生井漏和不利于油层保护的问题, 开展了低密度充(氮)气钻井液的研究.室内确定了充(氮)气多元醇防塌钻井液体系配方为:(1%~2%)MMH (2%~3%)PPG-1 (2%~3.5%)SMP (0.4%~0.6%)PAM 辅助处理剂.对该钻井液进行了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防塌、抑制性能好,抗温,抗油污染,具有很好的保护油气层效果.同时介绍了充(氮)气钻井液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情况.现场11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为解决低压钻井井漏及油层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以线性α-烯烃和异构烯烃钻井液为主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新一代合成基钻井液,近年来国外投入使用较多,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对乳化剂、有机土、降滤失剂、润湿剂等添加剂优选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选出了一种线性α-烯烃合成基钻井液,其最优配方为:85%线性α-烯烃+2.5%主乳化剂+3%辅助乳化剂+2%润湿剂+4%有机土+3.5%降滤失剂+6%氧化钙+15%水(10%CaCl2溶液).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流变性能、抑制性、抗污染性能、高温稳定性及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杨辉  刘从军  武尚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12):1915-1917,2023
提出一种融合使用背景帧差和分块帧差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进行学习,然后建立初始背景,通过不完全覆盖分块法对图像进行分块,对各子块进行帧间差分实现对前景图像的粗提取,采用otsu算法获取阈值,运用背景差分对前景图像进行细提取。背景采用分段学习的更新方法,能够消除光照变化、背景物体摇动等噪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抗干扰能力强,能较好地满足实时检测运动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描述了模板方法模式及回溯算法的模板方法模式的Java语言实现,该实现使得回溯算法的实现达到了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插入性三个目标,提高了算法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最后,演示了如何使用该设计来解决N后问题、排列问题和子集和问题.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合成基密闭液的室内研制与现场应用情况。合成基密闭液是一种以有机酯为连续相,以增塑树脂为主要成膜材料的新型密闭液。室内试验和国内外钻井密闭取心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合成基密闭液具有性能稳定、耐高温(170℃)、密闭效果好(单井岩心密闭率可达到100%)、贮存期长(12个月)等优点,适用于浅井和深井密闭取心。  相似文献   
47.
人们之所以喜欢精挑细选,就是希望得到没有瑕疵的物品。其实,一件物品,无论买来时多么完美,很快岁月便会在它身上留下令人心痛的痕迹,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便选择有瑕疵的物品,既在价格上享受大大的优惠,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改造生活的机会,力求用智慧和勤劳将它们变得完美。  相似文献   
48.
“有机化学”作为基础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与素质教育的适应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切实提高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