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42篇
金属工艺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二硝酰胺铵推进剂的能量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二硝 (基 )酰胺 (基 )铵 (ADN)是一种新型稳定的高能无机氧化剂 ,其单元推进剂的比冲为 2 0 0 3.2 Ns/kg,燃烧温度为 2 10 0 K,用ADN取代丁羟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高氯酸铵 (AP) ,比冲可提高 10 4.5 Ns/kg,与 GAP组成的无烟推进剂比冲可达 2 6 0 7Ns/kg,由GAP/ADN/RDX组成的无烟推进剂 ,最高比冲为 2 6 30 Ns/kg.  相似文献   
32.
采用分子子图编码法将烷烃的分子子图码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 ,对烷烃的吉布斯自由能进行预测 .将预测值与文献值进行线性拟和 ,其回归系数达到 0 9812 .  相似文献   
33.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4.
以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机械液相球磨与高温固相烧结相结合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考察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柠檬酸用量、球磨时间等工艺条件对LiFePO4/C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适宜工艺为,球磨时间10h,烧结温度600℃,烧结时间18h,柠檬酸用量10%,气体流量0.6L/min.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146.2mAh/g.  相似文献   
35.
根据对新的玻璃网络组体的假设,推导并建立了二元氧化物玻璃系统的不混溶边界的关系方程,并对部分玻璃系统的不混溶边界作了预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际结果相符得很好.根据该理论计算了玻璃网络形成分子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新得出的理论首次从理论上解决了二元氧化物玻璃体系中不混溶边界的非对称曲线问题.  相似文献   
36.
37.
评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LiNi1/3Co1/3Mn1/3O2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其结构特征和存在的优缺点,介绍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离子掺杂和包覆改性对该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
测定不同温度及时间下酪蛋白溶液的粘度值,对酪蛋白溶液粘度的温度依赖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使酪蛋白溶液的粘度降低,且温度越高,酪蛋白溶液粘度下降越快,同时酪蛋白溶液粘度平稳时间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9.
针对目前国内叔丁喘宁合成收率较低的情况, 提出一条新的合成路线. 以3, 5 二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 经过酯化、苄基保护、水解、酰化、溴代、胺化、还原和脱苄等八步反应合成叔丁喘宁, 总收率达33 15%. 所有原料全部国产化, 各步反应简单, 最后五步反应总收率达48 04%, 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 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前国内班布特罗合成收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以3,5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酯化→溴代→胺化→还原4步反应合成了班布特罗,各步反应简单,条件温和,总收率60.80%,是迄今为止成本最低的工艺之一,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较佳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