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在氯碱废水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加标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检验,得出用该方法测定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要好于常规的硝酸银滴定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62.
刘实 《聚氯乙烯》2005,(8):41-42
分析了齐化集团有限公司PVC厂VCM合成转化系统热水腐蚀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质,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相似文献   
63.
讨论了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中的辐射地板、辐射天花和对流换热3种不同的供冷末端在人体整体热感觉和局部热感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对3种不同供冷末端下的办公建筑进行现场热舒适调研测试,发现3种末端的中性温度相差较小,且辐射地板供冷系统的中性温度最高。通过对局部热感觉投票结果分析发现,3种末端的局部热感觉差异显著,辐射地板和对流换热供冷末端的局部热感觉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对流换热系统的上肢部位热感觉明显偏低,而辐射地板系统的下肢部位更容易产生冷感。对问卷中整体热感觉偏冷的人员分析发现,相比于对流供冷末端两种辐射末端的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64.
本文研究了氧化温度对工业纯钛氧化膜结构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氧化膜相组成、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纯钛在500~700℃氧化后的氧化层主要由金红石结构TiO2组成;表层氧化物的晶粒尺寸及氧化层厚度随氧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低于500℃氧化时,氧化物晶粒较为细小,氧化层厚度较薄;高于600℃氧化时,氧化物晶粒较为粗大,氧化层较厚。氧化层的阻氢性能由氧化层厚度及致密度共同控制;氧化温度低于500℃时,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氧化层的阻氢性能逐渐增强;氧化温度高于500℃时,因氧化层致密度降低,其阻氢性能随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5.
材料中氦和氢积累可引起材料性能的恶化甚至失效。为研究材料内氦和氢的存在形式、氦与氢及缺陷的相互作用、气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一套离子束能量最高20keV的潘宁型气体离子源引出和聚焦系统,与200kV透射电镜联机,在离子注入现场原位观察氦和氢不同注入浓度下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及变化过程。对离子源进行氦离子的起弧、引出和聚焦测试。离子源在15–60mA放电电流范围内稳定地工作。在5×10–3Pa和1.5×10–2Pa工作气压下,放电电压约380V和320V。低气压下引出离子束流比高气压下大,且引出束流随放电电流和吸极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等径三圆筒透镜有显著聚焦作用,在距透镜出口150cm处,离子束流密度提高一个量级以上。能量10keV左右的氦离子获得束流密度约200nA·cm–2的离子束,可满足多种材料进行在线离子注入和原位电镜观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6.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包装可以起到突出电视节目、栏目、频道个性特征和特点的作用,确立并增强观众对节目、栏目、频道的识别能力,确立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品牌地位,为电视产品的市场营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汽车纵梁冲压成形及回弹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汽车纵梁为研究对象 ,采用I DEAS、更新的ITAS3D程序和网格划分优化程序等集成的CAE系统 ,模拟了冲压成形及回弹过程。并根据模拟结果对成形后应力应变的分布、板料厚度的变化、回弹作了分析。确定了应力应变最大区域、板料堆积区域以及回弹最大位置 ,为工艺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多孔氧化铝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类不同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出多孔氧化铝薄膜和多孔粉末氧化铅。薄膜多孔氧化铝的制备是通过二次阳极氧化法来实现。经不同电压下的一次阳极氧化、二次阳极氧化以及相同电压下的时间单因素实验可知,制备薄膜氧化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二次阳极氧化时间,7h;氧化电压,40V。分别使用加热法、水热法、溶胶 凝胶法制备粉末多孔氧化铝,利用XRD、热分析、N2吸附脱附和TEM对粉末多孔氧化铝进行表征。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粉末氧化铝比表面积最大,达到263m2/g,且具有较宽的孔径分布、较大的孔容。  相似文献   
69.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空间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金刚石薄膜的几何特点和工艺参数,建立了该系统的二维温度场、速度场和密度场 的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薄膜的空间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沉积参数对空间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处 的温度分布和质量流密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只有气体进口速度对质量流密度的均匀性影响最大,其它沉积参数对衬底温度 的均匀性、质量流密度的均匀性影响不大.从热丝阵列的最低温度出发,优选出沉积100 mm×100 mm、高质量金刚石薄膜比 较适宜的热丝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7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O在Pt(111)表面的吸附位和活化机理。研究采用三维周期结构取代以往的团簇模型,消除金属表面结构选择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在不同的表面活性位吸附后C-O键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即C-O键均不同程度地削弱,从而活化CO分子。经比较吸附能、化学键参数和CO重叠布居数,发现在顶位、桥位、hcp空穴位和fcc空穴位4个吸附位中,fcc空穴位是CO的最佳活性位。通过考察原子轨道电子变化,分析CO在Pt(111)表面的吸附活化机理,得到了CO分子在Pt(111)表面吸附的σ/π键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