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研究早花和晚花灰毡毛忍冬花蕾及叶中绿原酸含量,筛选适宜贵州北部推广种植优良品种,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灰毡毛忍冬中的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柱(5μm,C18(2),250 mm×4.6mm),甲醇/乙腈(5:11)-0.1%磷酸=20:80,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25 nm。结果表明早花品种花蕾中绿原酸含量为2.36%~3.44%,叶中绿原酸含量为0.49%~1.11%;晚花花蕾中绿原酸含量为2.60%~4.07%,叶中绿原酸含量为1.92%~2.83%。因此晚花灰毡毛忍冬是一种富绿原酸育种系。  相似文献   
92.
离子液体具有诸多优良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如热稳定性好、电导率高、不易挥发、电化学窗口宽等,并且可根据不同电化学器件的要求进行设计,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不同体系的化学电源中。较为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在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在锂离子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决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在固化过程中固化速度随凝胶时间延长而变慢的问题,采用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和异辛酸钴/2,4-戊二酮组成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室温下对UPR进行固化,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研究了固化体系中各组分用量对UPR凝胶时间、峰值时间和最大放热峰温度的影响,得出各个组分的最适宜用量。在工程中应用此工艺条件,使UPR在工程应用中有较长的施工期,后期快速固化,且固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4.
新型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方方  黄文杰 《印染助剂》2005,22(10):15-17
合成了一种新型涂料印花粘合剂.它是具有最低成膜温度(MFT)的核壳型VAc/St/BA聚合物乳液,与无规共聚乳液相比,MFT低,成本低廉,性能相当;经乳液性能的测试和电镜观察,证明了乳液粒子为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95.
叙述了一新型防震阻尼密封胶的主要原料、生产工艺和设备.并且给出了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96.
李树朝  刘方方  张娟 《粘接》2009,30(8):59-61
介绍了在原子灰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中引入自频?#中间体,生产出的原子灰经过10轮耐高低温交变试验没有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证明其耐高低温交变性优异,并讨论了影响原子灰耐高低温交变性能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97.
聚乙烯醇(PVA)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腻子的应用性能,通过实验得出聚乙烯醇的加入量对腻子最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以丙烯酸酯类为主要单体经乳液种子聚合所得胶乳为基料,通过加入导电填料制成具有双面粘性的点焊密封胶带,以解决点焊件不易密封之难题,这不仅使生产工艺简化,节约工时,而且使密封效果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一种利用原位包覆法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材料为主要防腐成分,以聚合物乳液为成膜剂制成的新型水基涂料,并对其相关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从而证明其具备良好的防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00.
食物过敏是一种食源性疾病,属于临床上变态反应中的I型变态反应,其过敏源有天然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之分。食源性过敏原的安全控制只有从食品的生产、运输及消费三个环节层层把关,才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对新产品的开发应在建立食物过敏原数据库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低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