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某厂生产微合金钢大方坯产生大量表面缺陷的状况,对铸坯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钢种的热塑性,同时利用金相显微镜、SEM、TEM对缺陷铸坯的微观组织和析出粒子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坯在矫直区产生17~25μm的铁素体膜,产生应力集中。裂纹处残余铜含量偏高,诱发裂纹生成延伸。拉速由0.58m/min提升至0.63m/min时,铸坯在矫直区温度平均提高40℃左右。控制钢水w(N)在45×10-6左右,结晶器保护渣碱度在1.11,黏度为0.85Pa·s,液渣层厚度在8mm以上时,可以有效改善铸坯裂纹。  相似文献   
82.
采用超声波辅助沉淀法制备Cu单掺杂和Cu/Al复合掺杂的纳米Ni(OH)2样品,测试样品的晶相结构、粒径、形貌、振实密度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均具有α相结构且其平均粒度的分布范围窄,Cu单掺杂的纳米Ni(OH)2呈现不规则形态,而Cu/Al复合掺杂的纳米Ni(OH)2呈准球状且具有更大的振实密度。将纳米样品以8%的比例掺入到商业用微米级球形镍中制成混合电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Cu/Al复合掺杂纳米Ni(OH)2的电化学性能优于Cu单掺杂的纳米Ni(OH)2的,前者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330mA·h/g(0.2C),比Cu单掺杂样品的高12mA·h/g,比纯球镍电极的高91mA·h/g。此外,Cu/Al复合掺杂纳米样品的质子扩散系数比Cu单掺杂样品的高52.3%。  相似文献   
83.
刘泳  王恭亮  刘瑞宁 《连铸》2012,31(5):43-46
以150 mm×150 mm GCr15小方坯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参数和连铸工艺参数对连铸坯中心碳偏析以及低倍组织的影响,采用合适的结晶器电搅电流能够改善中心碳偏析  相似文献   
84.
通过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大气腐蚀失重速率计算、表面锈层形貌观察、锈层截面电子探针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添加Ni、Cr、Cu耐候元素的输电输电铁塔用Q355BNH耐候角钢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碳钢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两种试验钢均为珠光体+铁素体组织,并且Q355BNH试验钢组织更加均匀规整;Q355BNH试验钢抗拉强度为559 MPa,屈服强度为443 MPa,断后伸长率为31.3%,断面收缩率为74.1%,性能略高于对比试验钢;添加耐候元素后,Q355BNH在大气环境中1~2月周期下的腐蚀速率要高于对比钢,之后腐蚀速率降低,元素分析表明Q355BNH试验钢能更快地形成Cr元素富集的致密性锈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更好,之后周期内两种试验钢的腐蚀速率均趋于稳定;Q355BNH试验钢的锈层表面形貌中裂纹、孔洞的程度较轻,平整度与致密度更高,即锈层阻碍基体进一步被侵蚀的能力更强,具有更好的耐大气腐蚀能力;Q355BNH试验钢的锈层截面更加均匀,致密性更高。  相似文献   
85.
轴承钢作为加工滚珠、滚柱以及轴承套圈的原材料,在机械装备、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方面均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针对某钢厂工业化生产的GCr15轴承钢,在酸洗过程中出现的腐蚀麻点问题,利用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其组织形貌及化学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截取试样横截面的边部及中心位置腐蚀麻点密集数量较多,C、Cr元素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偏析,最终形成与腐蚀坑位置相对应较为平直的富Cr的碳化物带状组织,并且沿纵向贯穿整个试样,晶界周围的基体形成贫Cr区,在贫Cr区域抗腐蚀能力下降,这是腐蚀麻点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高温扩散的方式,在开坯加热过程中提高加热温度20℃并延长扩散时间30 min,对酸洗过程中产生的腐蚀麻点缺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