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金属工艺   2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采用激光立体成形(Laser Solid Forming,LSF)技术制备了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对沉积态和热处理态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沉积态单晶高温合金试样中下部为二次枝晶不发达的微细枝晶,一次枝晶间距随试样高度的增大而略有增加;试样的顶部存在转向枝晶层。枝晶间均匀弥散分布着类圆形显微疏松和小块状MC型碳化物。透射显微镜观察可知,沉积态试样γ基体中分布着大量纳米级γ'颗粒。沉积过程中累积的残余应力在γ基体中萌生了位错,并推动了位错滑移,致使一些位错在γ基体通道中发生缠结,有些位错甚至切入γ'。进行固溶+两级时效热处理后,试样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大小极度不均匀,有些再结晶晶粒中还存在孪晶。热处理后,LSF试样中γ'析出相的尺寸分布与传统铸造合金热处理后相似。  相似文献   
32.
孙元  侯星宇  金涛  周亦胄 《焊接学报》2017,38(1):117-120
采用Co基钎料在1 180℃/60 min条件下钎焊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利用SEM,EPMA分析接头的显微组织,讨论接头的焊缝间隙对显微组织和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钎焊间隙为10 μm时,焊缝组织与母材相似,由γ和γ'相构成,其中弥散分布着细小的M3B2相;随焊缝间隙的增加,焊缝中形成骨架状M3B2相,富钴的γ-Ni,Ni-Si化合物等脆性相;当焊缝间隙大于200 μm时,焊缝中间形成球状的钴基固溶体,在钴基固溶体之间分布着多种化合物相.对接头进行高温拉伸性能测试可知,随着钎焊间隙减小,接头的高温性能提高,接头在870℃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到792 MPa.  相似文献   
33.
TiC颗粒增强Ni80Cr20合金经电脉冲处理后,位错组态发生规整化,平直化排列,位错堆积形成位错墙。这表明电脉冲处理具有类似于退火的回复作用,此外,电脉冲处理还可以起到强化TiC颗粒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结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脉冲电流对冷加工黄铜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一种冷加工黄铜再结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脉冲电流作为形变黄铜的再结晶处理手段,可以得到比常规退火处理更细更均匀的再结晶晶粒,从而使该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脉冲电流作用时间短,加热速度快、促进再结晶形核和抑制随后晶粒长大是得到细晶粒的原因。  相似文献   
35.
小角度偏离[001]取向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蠕变性能受温度、γ?尺寸的大小和应力条件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001]取向小角度偏离对蠕变性能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偏离引起的不同蠕变性能变化,源于不同的蠕变变形机制。不同的蠕变变形机制对应着引起蠕变率发生的不同临界应力。在中温(760℃-850℃),合金的蠕变性能对[001]取向的角度偏离很敏感,即使角度有一点变化也会引起蠕变性能的很大的差异,但是在温度高于850℃以上小角度的取向偏离对蠕变性能影响不大。γ?尺寸的大小对小角度偏离的合金的蠕变性能的影响受温度的制约。在中温,γ?尺寸的大小变化影响着不同的小角度偏离是否引起蠕变性能的变化,但是在高温γ? 相快速伐化,变形机制和γ?尺寸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添加Ru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热处理及长期时效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Ru导致合金的共晶含量升高、一次枝晶间距降低,固溶热处理困难。添加Ru后合金的层错能显著降低,基体中出现的扩展位错会阻碍后续位错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合金力学性能。1100℃长期时效时,添Ru加对筏化过程影响不显著,未改变TCP相的主要析出类型,但显著抑制了TCP相的析出;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如超过500 h),添加Ru对TCP相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添加Ru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热处理及长期时效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Ru导致合金的共晶含量、一次枝晶间距降低,固溶热处理困难。添加Ru后合金的层错能显著降低,?基体中出现的扩展位错会阻碍后续位错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合金力学性能。1100℃长期时效时,添Ru加对筏化过程影响不显著,未改变TCP相的主要析出类型,但显著抑制了TCP相的析出;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如超过500 h),添加Ru对TCP相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8.
对不同C、B含量的K417G合金进行DTA分析、等温淬火实验和950℃/235 MPa持久性能测试,并观察其组织形貌,研究了C、B含量对K417G镍基高温合金的凝固行为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合金的凝固期间C含量影响碳化物的析出温度和初生碳化物的含量,且随着C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共晶组织的析出温度主要受B元素...  相似文献   
39.
探讨了钢、铜、铝、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中超低氢(w(H)<1.0μg/g)的测定方法及相关问题.钢中超低氢长期未被重视,直至"零峰值"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开启通往准确测定"钢中超低氢"的通道.应用基于2种不同加热提气原理的3台仪器,对已知含量的4种钢中超低氢标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基于高频-热抽取原理的氢分析仪的4组分析数...  相似文献   
40.
采用一种镍基合金钎料在1210℃、30 min条件下对0°+0°、0°+45°及0°+90°3种[001]取向偏差的CMSX-4单晶高温合金进行真空钎焊连接及时效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前后母材取向偏差对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取向偏差接头的钎料合金区微观组织与相组成相似,均由γ-Ni、γ′、γ+γ′共晶、M_3B_2型硼化物、CrB、镍硅化合物以及γ-Ni+Ni_3B+CrB三元共晶相组成。钎料中的降熔元素B向母材扩散不明显,接头的扩散影响区未见脆性化合物相析出。接头经过热处理后,元素扩散均匀,脆性的化合物相减少。当焊缝两侧的母材存在取向偏差时,焊缝中心处可观察到连续的晶界。对3种取向偏差钎焊接头进行室温与高温拉伸性能测试可知,母材取向偏差对未热处理的钎焊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经过热处理后,母材取向偏差对接头的室温与高温强度影响较大。断口观察发现,断裂位置均为钎料合金区,而经过热处理后的取向偏差接头,裂纹在焊缝中心的晶界处萌生并扩展,导致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