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78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实用型高Tc超导YBCO线材及器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33.
分析了钢结硬质合金预合金粉组织的特征,研究了不同含碳量对预合金粉组织的影响,制定出针对钢结硬质合金预合金粉特点的制粉工艺,通过还原退火处理降低了预合金粉的氧含量,并使合金粉组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4.
采用X射线四环衍射技术和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对具有多层结构的NiW合金复合基带外层Ni5W(at%)的形变织构和再结晶织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梯度分布的形变织构和多层材料之间的扩散是决定复合基带外层Ni5W织构演变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为进一步研究金属合金复合材料各层之间的织构形成及其关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纳米铜镍复合粉的化学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酸铜、硫酸镍为主要原料,调整它们的配比,以联氨为还原剂,在60℃左右反应生成了纳米金属铜镍复合粉,并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带能谱分析仪的扫描电镜进行了粒度、形貌及成分等分析.所获得的铜镍复合粉粒度平均为40nm.从反应的热力学分析计算证明了反应进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La2O3-Mo阴极碳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碳化时苯的浓度对La2O3-Mo阴极碳化度大小和碳化层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 683~1 723 K,苯的浓度为8.0~8.5 Pa,碳化6~8 min后La2O3-Mo阴极碳化度>5%,达到使用要求,碳化层是我们所希望的疏松多孔的Mo2C组织.  相似文献   
37.
粉末粒度对钨深加工制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美玲  尹德艳 《稀有金属》1989,13(4):321-326
为了探明原料粉末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取同一批由蓝钨掺杂、还原并经 HF 酸洗的钨粉,用流态化分级方法将钨粉分成粒度不同的几组,在相同的深加工工艺条件下进行系统实验。对各组坯条及丝材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钨粉其深加工制品的组织与性能有明显不同,并呈现较好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8.
本文应用有限单元法对于在偏载土压作用下的矩形水池作了空间静、动力分析,给出了对设计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氧化物混合粉原位反应制备超细WC-Co复合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WO3、Co3O4和碳黑混合粉经高能球磨后在真空炉中还原和碳化生成WC-Co复合粉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时间对混合粉末粒径、复合粉纯度和尺寸有重要影响;超细混合粉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完成;制备的复合粉细小均匀,无杂相,平均粒径约300nm。本文提出的真空条件下一步还原碳化获得超细WC-Co复合粉的创新技术路线对改进传统技术长周期制备WC-Co复合粉,进而显著节省资源和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激活后发射良好的Mo La2 O3 阴极表层含有大量镧 ,原子浓度比约为 (稍大于 )10 % ;发射衰减的阴极表层中镧含量减少 ,未激活的原始阴极丝表层中镧更少。对不同状态阴极中氧含量及其变化的比较 ,以及碳、钼峰分析认为 :发射良好阴极中镧的活性程度较大 ,即超额镧的存在是影响阴极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衰减后阴极中镧的总量虽不小 ,但镧的活性显著降低是阴极发射不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