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复合诱变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纤维素酶细菌LBT-3.6为出发菌株,经紫外、微波先后谤变,选育得一株高产突变株WB-2,滤纸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02.7%。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后,以麸皮为碳源,最适浓度为50g/L,(NH4)3PO4 4g/l,蛋白胨lg/L,添加0.4%NaCl和0.2%吐温80,滤纸酶活力达到12.35U/mL。  相似文献   
52.
以低温干燥的生姜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姜辣素提取工艺中溶剂种类、乙醇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粉末颗粒大小、提取次数以及生姜的预处理方式等影响姜辣素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鲜生姜60℃以下干燥,粉碎过60目筛,60%乙醇为溶剂,1 : 12.5料液比条件下超声处理15 min,姜辣素的1次提取率即可达到3.03%,达到乙醇回流提取6 h的88.54%,体现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的高效率及高选择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53.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吃”文化也越来越讲究起来,对做菜的各项技巧也自然有所讲究。我们根据炒大锅菜厨师们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点关于做菜放盐的小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做个参考,借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炒蔬菜一般不宜先放盐。这是因为若先放盐后放菜,  相似文献   
54.
实验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较高胞外分泌β-葡萄糖苷酶能力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As.n.XEC-1,并对其液体发酵产伊葡萄糖苷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2℃,发酵周期7d,摇床震荡频率200r/min,装液量500mL的三角瓶中装量为60mL,接种量8%,伊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高.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酶活由原来的130u/mL提高到192u/mL.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值为4.6,在45℃以下时酶稳定性较好,在pH3.0~6.0之间较稳定.  相似文献   
55.
以等外牛蒡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加酶量、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超声波协同木瓜蛋白酶和糖化酶酶解牛蒡根提取膳食纤维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牛蒡粉按液料比25∶1加纯水,调节至pH 6,加入4%的木瓜蛋白酶,50℃水浴,超声波功率150 W,协同酶解60 min;再调节至pH 5,加入1%糖化酶,50℃水浴,超声波功率200 W,协同酶解40 min,牛蒡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2.17%.超声波技术协同酶法提取牛蒡膳食纤维具有快速、高效、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57.
不同方法提取余甘子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方法对余甘子多酚提取的影响,采用溶剂回流、超声波、微波、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和亚临界水萃取5种方法提取余甘子多酚,对5种方法提取样品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溶剂回流提取时间长但提取较为充分,抗氧化活性较强;亚临界水萃取没食子酸提取率和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方法。指纹图谱分析表明,亚临界水萃取与其他方法有较明显的差别,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了余甘子多酚特征信号峰与提取方法间的关系,有利于余甘子多酚提取的方法选择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8.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发酵液中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发酵液中的总糖含量,研究了显色温度、显色时间、苯酚及硫酸用量对测定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较佳测定条件:100℃显色15min,苯酚用量1.0mL,硫酸用量5.0mL,于482肿处测定。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测定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发酵液中的总糖含量时,其吸收值与鼠李糖质量浓度(在0~0.04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9,加样回收率为100.5%(n=5)。  相似文献   
59.
采用双酶法探讨牛蒡根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10%,时间4h,pH 7.0,温度55℃;糖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1.2%,时间1h,温度60℃,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1.05%.牛蒡根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OH和O2-·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1.96mg/mL和0.39mg/mL.  相似文献   
60.
以鲜生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姜油树脂超临界萃取工艺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物料颗粒的大小和夹带剂五个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确定姜油树脂的最佳萃取工艺:鲜生姜50℃远红外干燥,粉碎过120 目筛,35MPa,35℃条件下萃取2.5h,质量提取率6.08%,姜辣素提取率2.78%。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的姜油树脂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出76 种化合物,其中16 种属于姜辣素,相对含量达33.95%,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的姜油树脂中富含姜辣素等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