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6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晶体结构对LaGaO3基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用Raman光谱和直流四电极法分别研究了La0.9Sr0.1Ga0.9Mg0.1O2.9(LSGM1010),LaGa0.8Mg0.2O2.9(LMG20)和La0.8Sr0.2Gao2.9(LSG20)的晶体结构和离子电导率。Raman分析显示LSGM1010和LGM20具有对称性较高的菱方钙钛矿结构,而LSG20具有低对称性的斜方钙钛矿结构.电性能测试发现LSGM1010和LGM20有相近的离子电导率,而且都比LSG20在相同的温度下高近一个量级。结构分析发现在掺杂LaGaO3中高对称性的晶体结构有利于获得高的离子电导率。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的基础上对产生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2.
陶瓷化学传感器的敏感机制与晶界的化学缺陷结构在周围微环境下的变异密切相关.晶粒表面和晶界是空位源,研究陶瓷材料在环境气氛中晶界化学缺陷的变化,对于探索陶瓷材料的敏感机制和开拓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BaTiO3基PTCR陶瓷中本征缺陷的生成和分布,缺陷在高温冻结、吸附和脱附过程中的变化,缺陷的重分布及其对晶界势垒的贡献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3.
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脱水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N-苄氧甲酰基氨基酸和酚缩合反应生成了一系列新的N-苄氧甲酰基氨基酸芳基酯,缩短了反应时间。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MS等进行了表征。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和杀菌活性,杀菌活性高于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44.
145.
采用常规固相法制备(Sr,Ba,Ca)TiO3基压敏陶瓷.用Nb5 离子取代Ti4 离子,Mn作受主掺杂元素的前提下,系统研究了稀土离子La3 施主掺杂对压敏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2O3=0.4%(摩尔分数)时,(Sr,Ba,Ca)TiO3基压敏陶瓷可获得良好的电性能:其压敏电压V10mA=11.19V,非线性系数α=2.93,电容C=31.16nF,介电损耗tanδ=0.43%,压敏电压温度系数KV10mA=0.1%/℃.  相似文献   
146.
在弱碱性介质中阳极氧化制备LY12铝合金着色膜,用动电位扫描法极化曲线和极化电阻电化学测试技术方法研究了着色膜在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以及时效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着色膜在中性和酸性介质中均具有良好的钝化性能,耐孔蚀性能也显著提高。结合X射线衍射、表面形貌和电子能谱探讨橄榄绿色膜层的成分和结构对其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着色膜的厚度约为4μm,主要由刚玉结构的α-Al_2O_3构成,膜内富集氧和其它耐蚀元素有利于耐蚀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7.
以温度、相对湿度和浸润时间为影响因素,研究了纯水薄液膜下Q235钢潮湿时间的影响规律,结合磁阻探头技术和作者提出的积分过滤算法(IFA),分析了腐蚀早期阶段的腐蚀速度变化规律。首先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标准化处理引入了多变量影响因素分析,显著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温度和湿度对碳钢潮湿时间的影响远较浸润时间为大,且温度的影响与试样表面有无腐蚀产物相关。随着温度的提高,温度对清洁试样潮湿时间的影响逐渐加大,大致在20 ℃左右出现明显的转折;湿度对清洁试样潮湿时间的影响则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通过磁阻探头技术计算得到的腐蚀速度的聚类分析,以20 ℃和相对湿度80%为分界点,大致将腐蚀速度分为两个区,即低和高腐蚀速度区,两区的腐蚀速度相差约4 倍左右。在低腐蚀速度区,实验观察到腐蚀初期可标识腐蚀历程转变的磁阻探头寿命单元(PLU)平台,而相应PLU平台在高腐蚀速度区则不明显,对相关的腐蚀机理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8.
化学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绿色传感器,在环境保护、催化合成等领域的工业过程和质量控制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近来由于其在临床诊断、安全警报、缉毒安检和反恐防恐等方面的特殊功用,倍受重视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当今化学传感器陶瓷研究的一个热点-点缺陷与周围环境物理-化学交互作用,如点缺陷在氧化、还原和掺杂以及光、电、颜色等化学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新应用和新进展作系统论述,以期有助于今后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开拓性绿色事业研究的开展,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9.
304SS/NaCl体系中环己胺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恒电位开路衰减响应曲线和计时电位法等多种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环己胺对AISI 304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孔蚀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环己胺不仅可以显著降低304不锈钢在NaCl体系中的孔蚀敏感性,而且对蚀孔发展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缓蚀作用是由于环己胺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提高了钝化膜的自修复能力,从而抑制了蚀孔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0.
采用多种量子化学方法对缓蚀剂哌啶进行计算,由构象转变能垒确定了分子的吸附构象。以O-Fe-O-Fe-O和O-Cr-O-Cr-O模拟氧化膜的一维链,施行量化学从头算研究,得到了分子的稳定构型及电子结构。根据化学反应普遍扰理论分析能动蚀剂与氧化膜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