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6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304SS/NaCl体系中环己胺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稳态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恒电位开路衰减响应曲线和计时电位法等多种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环己胺对AISI 304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孔蚀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环己胺不仅可以显著降低304不锈钢在NaCl体系中的孔蚀敏感性,而且对蚀孔发展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缓蚀作用是由于环己胺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提高了钝化膜的自修复能力,从而抑制了蚀孔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多种量子化学方法对缓蚀剂哌啶进行计算,由构象转变能垒确定了分子的吸附构象。以O-Fe-O-Fe-O和O-Cr-O-Cr-O模拟氧化膜的一维链,施行量化学从头算研究,得到了分子的稳定构型及电子结构。根据化学反应普遍扰理论分析能动蚀剂与氧化膜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3.
以温度、相对湿度和浸润时间为影响因素,研究了纯水薄液膜下Q235钢潮湿时间的影响规律,结合磁阻探头技术和作者提出的积分过滤算法(IFA),分析了腐蚀早期阶段的腐蚀速度变化规律。首先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标准化处理引入了多变量影响因素分析,显著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温度和湿度对碳钢潮湿时间的影响远较浸润时间为大,且温度的影响与试样表面有无腐蚀产物相关。随着温度的提高,温度对清洁试样潮湿时间的影响逐渐加大,大致在20 ℃左右出现明显的转折;湿度对清洁试样潮湿时间的影响则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通过磁阻探头技术计算得到的腐蚀速度的聚类分析,以20 ℃和相对湿度80%为分界点,大致将腐蚀速度分为两个区,即低和高腐蚀速度区,两区的腐蚀速度相差约4 倍左右。在低腐蚀速度区,实验观察到腐蚀初期可标识腐蚀历程转变的磁阻探头寿命单元(PLU)平台,而相应PLU平台在高腐蚀速度区则不明显,对相关的腐蚀机理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4.
化学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绿色传感器,在环境保护、催化合成等领域的工业过程和质量控制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近来由于其在临床诊断、安全警报、缉毒安检和反恐防恐等方面的特殊功用,倍受重视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就当今化学传感器陶瓷研究的一个热点-点缺陷与周围环境物理-化学交互作用,如点缺陷在氧化、还原和掺杂以及光、电、颜色等化学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新应用和新进展作系统论述,以期有助于今后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开拓性绿色事业研究的开展,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5.
BaTiO3基PTCR陶瓷的复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复阻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BaTiO3基PTCR陶瓷的电性能,通过Cole-Colex图,计算了样品的晶粒、晶界电阻值和弛豫时间常数,同时利用Heywang模型估算了势垒高度。Cole-Cole图分析表明,随阒测试温度的提高,Cole-Cole圆将从单半圆向双扭线过渡,表明在居里温度附近,由于热激活出现了不同的缺陷类型实验结果表明了PTC效应是一种晶界效应,晶粒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呈NTC特性,而晶  相似文献   
156.
BaTiO3基PTCR陶瓷的复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复阻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BaTiO基PTCR陶瓷的电性能.通过Cole-Cole图,计算了样品的晶粒、晶界电阻值和弛豫时间常数,同时利用Heywang模型估算了势垒高度.Cole-Cole图分析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Cole-Cole圆将从单半圆向双扭线过渡,表明在居里温度附近,由于热激活出现了不同的缺陷类型.实验结果表明了PTC效应是一种晶界效应,晶粒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呈NTC特性,而晶界电阻却呈明显的PTC特性.Heywang模型作为经典的理论模型,经过不断的完善,至今仍能对陶瓷材料PTC现象的宏观机制做出明确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7.
孔蚀发展过程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物质守恒、电荷守恒关系和电化学动力学,对球形、柱形蚀孔且其孔内存在和不存在沉积层,共四种典型状态下蚀孔的发展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孔蚀电流、蚀孔深度和孔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孔蚀电流随时间发展共有四种特征函数,t~(1/2)、t、t~2和t~*ln(t),每一函数均对应特定的蚀孔发展状态.此四种函数构成一般蚀孔电流随时间关系的基集合,线性组合后得到普遍性孔蚀发展动力学方程。详细讨论了孔蚀发展与诸影响因素的关系,孔内沉积层存在与否及性能如何对蚀孔发展有显著影响,对球形孔的影响大于对柱形蚀孔。进而分析缓蚀剂抑制孔蚀发展的可能途径和效果,确定了孔蚀发展缓蚀剂须具备的条件;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三方面结果的证实:实测304不锈钢在NaCl介质中孔蚀发展过程的电流关系,由建立的动力学方程给予了很好的解释。模型得到的孔蚀电流增长的最大方式是时间二次方,最小方式是平方根,与大量的文献结果吻合。孔蚀深度随时间仅有两种变化关系,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与孔蚀深度的统计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8.
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半导体多相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制备方法及复合材料在光电化学方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着重强调了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与单一的半导体材料相比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并对半导体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9.
Li1+xCoyMn2-x-yO4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溶液相合成技术把钴掺入到主尖晶石相中制得掺钴尖晶石相材料.所合成的材料具有颗粒分布均匀及结晶性能好等特点.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掺杂锂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掺杂钴可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能,减少锰在电解液中溶解,减少锂离子在材料中迁移电阻.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掺钴材料Li1.03Co0.05Mn1.92O4具有较好的初始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0.
在室温下,以取代苯酚1a-b和吡啶烷基醇2a-d为原料通过Mitsunobu反应合成了相应的芳基吡啶烷基醚,反应收率为45% ̄70%,反应物2和1之比为1.11∶(摩尔比)。结果表明当酚的6-位取代基为甲氧基时,产物的收率比6-位上没有取代基时的收率高;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不大。并用1H NMR、13C NMR和MS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