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9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循环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问题,会直接导致冷凝器、蒸发器传热效率下降,制冷量降低,能耗上升,设备寿命缩短。针对中央空调系统循环水的腐蚀和结垢问题,提出了防止腐蚀和结垢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2.
戊二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德红  严莲荷  叶静娴  夏明珠 《精细化工》2000,17(3):125-126,155
用w (过氧化氢 ) =30 %的水溶液一步催化氧化环戊烯合成戊二醛 ,讨论了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种类的改变对戊二醛产率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在以钨酸 -硼酐 (质量比为 3∶2 )为催化剂 ,质量分数为 0 5 34 % (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 ) ,n (过氧化氢 )∶n (环戊烯 )=2∶1 ,反应温度 35℃ ,反应时间 2 2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 ,叔丁醇、异丙醇、正丁醇 3种溶剂体系下得到最高收率分别为 6 2 5 % ,6 3 7% ,5 6 2 %。  相似文献   
83.
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先探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醇提皂苷效果的影响,再探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水提多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黄芪皂苷和多糖的综合提取工艺。得出最佳优化工艺为先用75%乙醇以料液比1∶10(g/m 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醇提后药材经烘干处理后再用纯水以料液比1∶6(g/m 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  相似文献   
84.
夏明珠  严莲荷 《腐蚀与防护》1999,20(7):324-326,299
以二甲基十六烷基胺等为原料,合成了十六烷基辛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癸基二甲基溴化铵,用线性极化法研究了它们对5%HCl中碳钢的缓蚀作用,并确定了它们的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它们对酸液中碳钢的腐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85.
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与阻垢机理初探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武  王风云  夏明珠  王风贺 《化工学报》2006,57(9):2207-2213
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聚环氧琥珀酸(PESA),并对产物进行了IR和13C NMR表征.分别采用粒径分布仪和电子显微镜考察了PESA对CaCO3垢粒径及其垢形的影响,研究了CaCO3成垢过程的动力学,探讨了PESA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PESA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对CaCO3垢既具有较强的分散作用又具有明显的晶格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86.
以端氨基聚醚、亚磷酸和甲醛等为原料合成了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盐(PAPEMP).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醛和端氨基聚醚的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目标产物PAPEMP阻垢性能的影响,由此得到PAPEMP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3.5 h、n(甲醛)∶n(端氨基聚醚)=5∶1.此外,还初步研究了铁离子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甲胺为原料,合成得到一种新的荧光单体4-(N’-甲基-1-哌嗪基)-N-甲基-1,8-萘二甲酰亚胺烯丙基氯化铵(FM)。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对FM进行了表征。将FM与丙烯酸(AA)、丙烯磺酸钠(SAS)、次磷酸钠共聚制备了含荧光基团的AA-SAS共聚物(FM-AA-SAS)。对该共聚物的荧光性质和阻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的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3,检测下限为0.6566mg/L;采用静态法,当加药质量浓度为15mg/L时对磷酸钙的阻垢率为85.3%,对碳酸钙的阻垢率为86.5%,加药质量浓度为7.5mg/L时对硫酸钙的阻垢率为100%,具有较好的分散氧化铁和稳定锌离子的能力。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FM-AA-SAS对碳酸钙垢既有较强的分散作用又具有明显的晶格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88.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甘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及蛋氨酸5种氨基酸类缓蚀剂与Fe(100)晶面、(110)晶面及(111)晶面在酸性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5种氨基酸与Fe的3个晶面结合能的排列顺序由小到大均为甘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同一氨基酸分子与Fe(111)晶面结合能最大,与Fe(110)晶面结合能次之,与Fe(100)晶面结合能最小。对体系各种相互作用以及对关联函数g(r)的分析表明,结合能主要由库仑相互作用能和范德华能提供。金属Fe原子与氨基酸中的N、O及S原子形成了配位键,与Fe晶面结合的氨基酸分子构型发生扭曲变形,但形变能均远小于相应的非键相互作用能。  相似文献   
89.
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投加膦酰基羧酸(POCA)对碳酸钙形貌及晶格参数2θ的影响,发现投加POCA改变了CaCO3垢的结晶习惯并对方解石有一定的晶格扭曲作用,随着加药量的增加,方解石的比例减少,而文石和球霰石的比例增加,POCA对方解石(110)晶面的抑制作用强于(104)晶面;同时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计算了POCA与方解石的(110)、(104)晶面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与晶面之间的结合能主要由Coulomb作用和van der Waals作用力提供。比较POCA在方解石两晶面上的结合能,发现Ebind(110)大于Ebind(104),两者数值之比约为1.39,即POCA分子与(110)面的结合比(104)面更牢固,说明POCA对(110)面生长的抑制居于主导地位。两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90.
重金属捕集剂TBA的合成及其对含铜废水的捕集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机水合肼与二硫化碳作反应物,环己醇与丙酮的混合溶液作溶剂,合成了一种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四硫代联氨基甲酸(TBA)。重点考察了水合肼与二硫化碳的物质的量比、混合有机溶剂的用量、混合溶剂的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得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IR、NMR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合肼与二硫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1:1、有机溶剂(环己醇和丙酮混合物)与二硫化碳的体积比为2∶3、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时,二硫化碳的转化率最高可达92.96%。将合成的重金属捕集剂四硫代联氨基甲酸用于含铜模拟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其对于含铜废水具有优良的捕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