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6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聚乙烯亚胺(PEI)接枝改性和水合肼还原,制备出了功能化石墨烯(FG-PEI),并将其与水性UV固化聚氨酯(WPU)乳液复合,制备FG-PEI/WPU复合涂层。采用FTIR、XRD、Raman、XPS、SEM、TEM等测试分析表征FG-PEI的结构,测定了FG-PEI的导电性,并考察了FG-PEI在水中的分散性,研究FG-PEI用量对WPU胶膜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FG-PEI在保持较好水溶性的条件下,其电导率并未明显下降,并随着FG-PEI在WPU基体中用量的增加,WPU胶膜的表面电阻率逐渐降低,拉伸强度不断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经FG-PEI改性后,WPU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研究表明,FG-PEI改性WPU可提高胶膜的导电性,使其兼具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2.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固态聚合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实现固态聚合的3种方式--热引发,高能辐射,紫外光引发和电极激发及其在塑料,医疗卫生、分子烙印.缩微成像设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对该技术在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3.
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地位和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一个油脂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 ,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油脂以满足人民生活及工业需要。据统计 ,1997年中国进口的大豆油是 2 0 0万吨 ,棕榈油 16 2万吨 ,棕榈仁油 1 5万吨 ,其中棕榈油的消费量已位居第 4(见表 2 )。预计 ,至 2 0 0 5年 ,世界棕榈油的消费量将超过大豆油 (见表 1)。作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价值的油脂资源 ,国外就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生产、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日趋深入[1] ,但在我国有关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研究和介绍资料极少。为此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 ,能加深对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了解 ,并能引起…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固态晶相光聚合技术,谓之"诱导成膜固态光聚合”.应用此技术得到了用一般方法无法获得的晶态聚丙烯酰胺,利用UV光谱、DSC、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等实验手段对此晶态聚合物作了分析表征,并对其机理作了推断.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脂族聚氨酯齐聚物的合成工艺及主要影响因素 ;讨论了光固化涂料配方并测定了性能、耐候性、附着力极佳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56.
采用共沉淀高温烧结法制备了铈掺杂CoCuMnOx功能粉体(Ce@CoCuMnOx),并掺入自制硅改性聚氨酯黏结剂中,在马口铁表面喷涂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和自制太阳光模拟装置表征了粉体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涂层的选择吸收性能.结果表明,Ce@CoCuMnOx功能粉体的物相组成包括CoCuMnOx、Co3O4和CeO2.当Ce、Co、Cu、Mn物质的量比为1.5:2.5:1.0:1.0,煅烧温度为450°C,煅烧时间为4 h时,所制涂层的选择吸收性能最佳,太阳能吸收比(αs)为95.9%,发射率(εT)为23.8%,品质因子(αs/εT)达到4.03.  相似文献   
5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异甘露醇(IMT)、1,4-丁二醇(BDO)和自制含氟二元醇(FDOH)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异甘露醇改性水性含氟聚氨酯(WFPU-IMT)。采用红外光谱(ATR-FTIR)和核磁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异甘露醇对涂膜的接触角、耐水性、透光率、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含氟聚氨酯体系中引入异甘露醇,明显地改善了涂膜的耐水性和透光率,所制备涂膜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良好。当IMT含量为1.90%时,涂层厚度为3mm时,其在550nm处的透光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58.
SiO_2气凝胶因具有超轻、超低热导率和可设计强等优异特性在隔热保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SiO_2气凝胶强度低、韧性差、易碎和易吸湿等性能缺陷严重地制约了其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和建筑等潜在承载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复合改性不仅能提高SiO_2气凝胶的力学、绝热和耐温性能,还能实现功能化并降低成本,因而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中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将硅基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归纳为掺杂型、涂层型、互穿网络型和组合型4大类,分别阐述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及工业技术发展需求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绝热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60.
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与一水合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酯,然后将其与环氧树脂E-51或者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利用环氧开环形成的仲羟基将环氧树脂引入到聚氨酯的主链中,制备了基于柠檬酸架构的水性光固化环氧-聚氨酯。采用纳米粒度仪、光学接触角仪、电子拉力机等对胶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环氧树脂E-51或GMA的加入对聚氨酯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硬度、水接触角、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51和GMA的加入,乳液粒径逐渐增大、分布变宽,胶膜热稳定性增强、吸水率大幅度降低、接触角增加;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