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3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锑具有首次嵌/脱锂容量大等优点,是制备大容量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潜在的优良材料。本文介绍了此系列材料的制备方法、特性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12.
用单质硫和聚丙烯腈进行硫化,可以制备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硫化聚丙烯腈.这种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比容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硫化聚丙烯腈的研究进展和可能的储锂机理,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Fe3+为铁源,采用控制结晶技术合成了纳米FePO4.xH2O,将FePO4.xH2O于500℃热处理4 h后得到纳米FePO4前驱体,然后通过碳热还原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合成橄榄石结构的纳米LiFePO4/C样品.采用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纳米FePO4.xH2O、FePO4前驱体及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得的纳米LiFePO4/C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700℃烧结10 h合成LiFePO4/C样品的粒径在40~100 nm左右,比表面积为79.8 m2/g;700℃煅烧合成样品在电压2.5~4.2 V,倍率为0.1C、1C、5C、10C、15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56.5、134.9、105.8、90.3和80.9 mAh/g,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样品还表现出较好的容量保持率.  相似文献   
14.
球形Li_4Ti_5O_(12)/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Cl4和导电碳黑为原料,通过外凝胶法制备出掺碳球形前驱体,再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后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球形Li4Ti5O12/C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RD、SEM、比表面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表明,掺碳抑制了Li4Ti5O12晶粒的生长,增大了比表面积,提高了材料的反应动力学性能;掺碳后Li4Ti5O12的振实密度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非球形产品,掺5%碳的Li4Ti5O12振实密度可达1.71g/cm3;当充放电倍率为1.0C时,在1~3V之间充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4.2mAh·g-1,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仍有118.2mAh·g-1。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蓄电池锂锰氧化物正极活性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锂锰氧化物目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尖晶石LiMn2O4、无定形二氧化锰、层状m-LiMnO2和盐岩o-LiMnO2的研究工作。掺杂和表面处理是提高尖晶石LiMn2O4电化学性能的主要手段。无定形二氧化锰、层状m-LiMnO2和岩盐o-LiMnO2具有比尖晶石LiMn2O4更高的比容量,但有放电电压低和循环性能差的缺点。掺杂、表面处理和合成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岩盐o-LiMnO2将成为今后锂锰氧化物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球形α-Ni0.8Co0.2(OH)2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Nio.8Co0.2O2是很有希望取代LiCoO2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控制结晶法合成球形α-Nio.8Coo.2(OH)2为前驱体,与LiOH@H2O混合,在700℃通O2热处理4h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8Coo.2O2粉末.X光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LiNio.8Coo.2O2粉末结晶良好,具有规整的α-NaFeO2层状结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粉末颗粒呈球形,粒径约8μm.粉末的流动性好,堆积密度高.充放电测试表明,合成的LiNio.8Coo2O2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97mAh.g-1,放电比容量为174mAh.g-1,10次充放电循环后保持初始放电比容量的96.6%.  相似文献   
17.
陶瓷湿敏元件的长期稳定性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瓷湿度传感器是湿度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改善陶瓷湿敏元件的长期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湿敏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感温机理,评述了引起陶瓷湿敏元件性能漂移的因素和机理,以及改善陶瓷湿敏元件长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聚乙二醇对无机盐的胶束增溶作用及在溶胶配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有机体系溶胶中掺杂无机盐通常十分困难,原因在于有机溶剂和无机盐之间的不相容性。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解决了这一困难。往溶胶中加入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利用聚乙二醇的胶束增溶作用增大了无机盐在溶胶中的溶解度,从而有利于配制出均匀掺杂的溶胶。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增溶作用对于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复合陶瓷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TiO2基陶瓷湿敏元件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iO2基湿敏陶瓷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湿敏陶瓷,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综述了TiO2基陶瓷湿敏元件的研究和发展.重点介绍了7种TiO2基陶瓷湿敏元件的材料配方、制备工艺、湿敏性能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液相氧化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硫酸铈作氧化剂 ,通过液相法将普通的天然石墨进行氧化改性。改性后 ,除去了一些活性高的缺陷结构 ,提高了石墨结构的稳定性 ;在除去缺陷结构的同时 ,增加了纳米级微孔及通道的数目 ;另外 ,氧化时形成的氧化物层与石墨结构结合得比较紧 ,可作为致密的钝化膜 ,并防止石墨结构的破坏。这些因素的变化有利于锂的插入和脱出 ,抑制电解质的分解 ,导致可逆容量从 2 5 1mAh/ g增加到 3 4 0mAh/ g以上 ,第 1次循环的充放电效率达 80 %以上 ,前 1 0次循环的可逆容量没有衰减。该方法适宜于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