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滴涂-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用石墨烯修饰的钯/石墨烯-萘酚/钛(Pd/Graphene-Nafion/Ti)电极,考察了石墨烯浓度、Nafion浓度、沉积电流及沉积时间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然后对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表面形貌特征、催化剂颗粒的晶体结构、结合能等进行了测试。以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2,3,4-三氯苯酚(2,3,4-TCP)为例,对电极的电化学还原脱氯性能、脱氯产物、脱氯路径及电极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电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石墨烯和Nafio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和0.20%,镀钯电流和时间分别为20 m A和45 min。该条件下制备的电极的氢吸附峰电流值为-170 m A,电极表面为密集的棱锥状凸起的钯单质,其洛伦兹晶粒尺寸为19.7 nm。反应80 min即可实现2,3,4-TCP的完全去除和氯原子的完全脱除,电流效率为35.4%,苯酚是2,3,4-TCP脱氯后的主要产物,电极在重复使用10次后仍然具有良好的脱氯效果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赵思思  魏学锋  孙治荣 《化工学报》2015,66(11):4452-4459
采用自制的钯/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钛(Pd/PPy(SDBS)/Ti)电极对二氯酚(DCP)的6种同分异构体进行了电化学还原脱氯研究。探讨了脱氯电流、溶液初始pH和污染物初始浓度对2,5-DCP脱氯过程的影响。在脱氯电流5 mA、溶液初始pH 2.5、温度25℃、污染物初始浓度100 mg·L-1的条件下对2,3-DCP、2,4-DCP、2,5-DCP、2,6-DCP、3,4-DCP和3,5-DCP的脱氯过程进行了比较。6种DCP的脱氯产物均以苯酚为主,有少量的单氯酚产生,脱氯反应速率常数依次为4.735×10-2、4.609×10-2、4.845×10-2、4.317×10-2、3.973×10-2、3.770×10-2 min-1。推测DCP的降解速率受pKa、质子化效应和溶液pH等因素的影响,降解难度由小到大依次为2,4-DCP< 2,3-DCP< 2,5-DCP< 2,6-DCP< 3,4-DCP< 3,5-DCP。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北京某水库的微污染水源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水和生物接触氧化柱(简称生化柱)出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氯化后形成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以CHCl3、CHCl2Br和CHBr2Cl为主,其中CHCl3含量最高,约占THMs的70%。  相似文献   
24.
PAC/UF一体化反应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治荣 《水处理技术》2004,30(6):327-329
对PAC/UF(粉末活性炭/超滤膜)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UF反应器中添加PAC,CODMn的去除率较末添加时可提高20%-30%左右;系统运行稳定后,膜比通量是不添加PAC时的2倍左右,可有效地延缓膜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tudyonSeparationofTolueneandHexamethyl-disiloxanefromCephalosporinWasteSUNZhirongLIJingCHENQingyan(孙治荣)(李@)(陈庆琰)(Dept.ofAp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