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12.
13.
将具有光催化潜力的Zn、Ti金属元素引入凹凸棒粘土(ATPs)结构中,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Zn/TiATPs,并用作光催化剂进行盐酸四环素光降解实验。考察了金属离子配比、焙烧温度等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Ti金属摩尔比为3∶1,煅烧400℃时制备的Zn/Ti-ATPs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照射120 min条件下,20 mg Zn/Ti-ATPs对20 mg/L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91.29%。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海洋装备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具有高比强度和优异耐腐蚀性能的钛合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缺乏海洋环境下钛合金的相关服役性能数据,导致装备设计单位和应用单位选材困难,极大限制了钛合金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上的应用。针对钛合金在海洋环境下服役面临的主要失效形式:压缩蠕变、低周疲劳和应力腐蚀,研究了不同组织形貌对TC4 ELI钛合金相关服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4 ELI钛合金网篮组织的压缩蠕变性能优于双态组织;双态组织的低周疲劳性能优于魏氏组织;魏氏组织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双态组织。可见,组织形貌对钛合金的服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具体的服役工况进行选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金属片受热翻转推动与之垂直的推杆,带动与推杆相连的动触片动作,进而接通另一路电源,设计一款两路输出的断电复位温控保护开关.为确保温控开关两路输出的可靠和负载用电安全,将第一路输出端子的功率电阻替换为嵌入PTC发热体,使负载电路因超温过载断开后,只能手动复位电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高效利用铜渣的新途径,以贵溪冶炼厂的水淬铜渣和山东某无烟煤为原料,进行了制备微电解填料的工艺条件研究,并对其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烟煤与铜渣质量比为25%,焙烧温度为1 150℃,焙烧时间为60 min条件下制备的微填料对甲基橙模拟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碎磨至-0.1 mm的2.0 g填料处理浓度为100 mg/L、体积为400 m 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在初始pH=2~10的情况下处理10min,甲基橙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熵值法对安徽省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模型度量安徽省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城市化效率的变动主要是技术效率变化引起的,并且各地市的城市化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由于历史、人力资本、产业和政策等因素,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安徽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情况总体较差,表明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区域之间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调高整体耦合度,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安徽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裂纹长度临界值一直是结构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指标,确定裂纹长度临界值的传统方法限于线弹性阶段且不适用于力学性能不均匀的焊接接头。在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情况下,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出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依据英国BS 7448规范对X70钢断裂韧度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值进行测试,进而根据英国PD6493规范导出的CTOD设计曲线,对X70钢在ASME规范的设计应力下贯穿裂纹长度临界值进行确定。这种方法适用于弹塑性情况及力学性能不均匀的焊接接头。CTOD设计曲线在X70钢贯穿裂纹长度临界值中的应用科学严谨,兼顾了安全性与经济性,可供压力容器、管道生产和结构安全性评估时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与管理的质量,进而发挥商业综合体建筑功能的有效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从设计方面和管理方面分别提出了解决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Fe/C微电解协同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对乙二胺四乙酸络合铜[Cu(Ⅱ)-EDTA]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先臭氧氧化后微电解(O3-Fe/C)、先微电解后臭氧氧化(Fe/C-O3)以及微电解与臭氧氧化同时进行(Fe/C+O3)等三种组合方式对Cu(Ⅱ)-EDTA溶液中铜离子及总有机碳(TOC)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工艺条件进行参数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先微电解后臭氧氧化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组合方式;最佳工艺条件为Fe/C微电解处理10 min后通入O3进行氧化反应20 min,其中Fe、C质量比为1∶1、铁屑投加量为3 g·L-1、溶液初始pH为3。在该条件下,当Cu(Ⅱ)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1、EDTA与Cu(Ⅱ)的摩尔比为1∶1时,Cu(Ⅱ)和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5%和71.9%。Fe/C微电解的氧化还原作用使部分Cu(Ⅱ)-EDTA破络并将Cu(Ⅱ)还原去除,同步释放出的Fe2+在臭氧氧化时发挥催化作用,促使产生更多·OH,从而加速Cu(Ⅱ)-EDTA的氧化破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