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6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39篇 |
综合类 | 430篇 |
化学工业 | 781篇 |
金属工艺 | 320篇 |
机械仪表 | 421篇 |
建筑科学 | 701篇 |
矿业工程 | 184篇 |
能源动力 | 131篇 |
轻工业 | 523篇 |
水利工程 | 195篇 |
石油天然气 | 254篇 |
武器工业 | 20篇 |
无线电 | 33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16篇 |
冶金工业 | 233篇 |
原子能技术 | 62篇 |
自动化技术 | 7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78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79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98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235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250篇 |
2004年 | 245篇 |
2003年 | 205篇 |
2002年 | 203篇 |
2001年 | 226篇 |
2000年 | 287篇 |
1999年 | 319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84篇 |
1996年 | 153篇 |
1995年 | 111篇 |
1994年 | 144篇 |
1993年 | 126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124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113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57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57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37篇 |
1980年 | 40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10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具有柔性加工时间的机器人制造单元调度问题改进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克服传统遗传算法在求解具有柔性加工时间的机器人制造单元调度问题时易出现早熟收敛、冗余迭代等缺陷,提出了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工件搬运顺序的染色体编码,并根据调度问题特征,设计构造型启发式算法来生成初始种群,避免了大量不可行染色体的产生,提高了后续操作的优化质量。同时,在交叉变异操作中引入局部邻域搜索,通过对子代邻域的局部寻优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分别应用该算法和传统遗传算法求解六个基准案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S变换用于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冲击特征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低信噪比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中提取出冲击特征,以便于进行轴承故障诊断,引入S变换的信号处理方法。以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STFT)以及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简称CWT)为理论基础,分别推导得出了连续S变换的定义式,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实现S变换离散化计算。S变换克服了STFT时频分辨率固定的缺点,弥补了CWT缺乏相位信息的不足。仿真信号研究表明,S变换在信号整个频带上具有良好的时频分辨率和时频聚集性,能够提取低信噪比信号中的冲击特征,且性能优于STFT和CWT。最后对一组实际的滚动球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S变换处理,结果表明,S变换能够方便有效地从中提取出周期性的冲击特征,从而指导滚动轴承相关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目前热动元件产品性能的测试还停留在全程人工测试的阶段,为提高热动元件产品的检测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分布式监控测试系统。该系统硬件以STC单片机作为处理中心,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光栅测微传感器构建了系统的测试节点,以采集热动元件所处的测试温度和相应推杆位移;利用RS485总线技术构建了系统的网络通信架构,实现了多个产品同时测试。上位机软件基于.Net平台,数据库采用SQL2000,利用开源控件Zedgraph实时绘制出热动元件所处的测试温度和相应推杆位移在测试过程中的变化曲线,方便了测试人员对测试现场的掌控和对产品合格与否的判断。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经过实际应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实现了对热动元件产品的有效管理和性能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存储,实时描绘的曲线变化灵敏,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