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7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针对山西马堡煤矿15205工作面坚硬顶板存在难以垮落的问题,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初次放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可有效弱化坚硬顶板,破坏其完整性,削弱顶板的强度和整体性,使顶板能够分层分次垮落,缩短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减小或消除了坚硬顶板对工作面回采的危害. 相似文献
23.
集体剂量是核电厂辐射安全的重要指标。影响集体剂量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机组辐射源项水平的高低。辐射源项与反应堆堆型、环路数量、运行周期、机组运行时间、一回路设备材质、化学控制工艺、净化单元能力、燃料状态等诸多因素相关。由于经验不足以及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机组在设计阶段、建造安装阶段、调试阶段往往容易忽略很多可以改善源项的因素。国内某电厂在生产准备阶段从净化能力提升、专项冲洗、清洁去污、专项试验跟踪、屏蔽改进、综合提升等6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以尽量降低机组源项水平,使得机组功率运行后的辐射水平明显降低,这些工作也为核电厂生产准备阶段的源项控制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24.
为了考察以微生物强化为手段的隐性增殖技术对污泥的减量效果及对污水处理效能和污泥特性的影响,利用两套规模为240m3/d的A/O中试装置开展了特定菌种的投加试验。在延长污泥龄、高污泥浓度和低污泥浓度三种运行工况下,MLSS(MLVSS)减量率分别为30.66%(33.79%)、27.44%(28.69%)和26.26%(28.08%),有效减少剩余污泥产量;微生物强化使出水pH略微降低,SS、COD、BOD5、TN、氨氮的去除率不同程度增加,TP去除率下降,存在超标风险;菌剂组SVI在初期偏高,中后期变低,污泥沉降性能变好;标准化CST变小,脱水性能提高;排泥中的重金属、石油类和氰化物不同程度增加,但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5.
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技术正在趋向于全面化、精细化、多元化,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技术的成本分析已经不能简单的通过计算放射性废物减少量来衡量。为了能够对较复杂的最小化技术进行精确的经济性分析,将最小化技术分解为四个优化环节,逐类对其成本、效益关键点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经济性分析模型,该模型可快速、准确的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26.
为对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应用模糊理论建立建筑火灾模糊事故树分析模型,借助计算机辅助事故树分析系统得出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等,找出影响建筑火灾较大的基本事件。在此基础上,寻求指标层中各类重要因素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构成区间判断矩阵。在求解元素权重过程中,采用相对传统权重求解过程减少了计算量,并采用相对优势度对区间权重进行排序。本研究可为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全面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在火灾防治技术措施理论、方法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山体周边随意倾倒的建筑渣土堆体量巨大,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和视觉污染,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提升城市地质环境,以济南琵琶山周边渣土堆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坡面修整、渣土削坡回填就地消化、浆砌石格构防护、排水沟排水系统、挡土墙、浆砌石格构内及平台上“乔、灌、地被”不同种植组合绿化的综合整治方法,工程治理效果良好,为今后同类型的治理项目提供了较完善的工程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较好的借鉴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8.
TC4钛合金电火花高效铣削加工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钛合金材料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钛合金切削性能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制约了钛合金工业应用范围的推广。以TC4钛合金加工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长脉宽大电流脉冲电源,采用电火花铣削加工的方法实现了钛合金的高效加工。利用设计的正交实验对电火花铣削加工钛合金过程中主要加工参数,分别为脉宽、脉间、峰值电流、电极转速、冲液压力和切削深度等对加工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工参数优选、极差分析及显著性分析等方法对加工参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使用加工效率预测公式对加工所能达到的最大加工效率进行了预测。最终在正交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进行实验,采用脉宽为2 000 μs、脉间为100 μs、峰值电流为635 A、电极转速为800 r/min、冲液压力为1.5 MPa和切削深度为3 mm时,使得电火花铣削加工钛合金的加工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 000 mm3/min, 并使用电子扫描电镜对钛合金被加工表面的受热影响层进行了检测分析,验证了使用电火花铣削对钛合金进行高效加工的可行性。与传统切削方法相比,电火花铣削加工的加工精度有限,表面质量较差,但是由于采用石墨材料作为电极,相同体积钛合金的去除其电极损耗的成本只有刀具加工的10%左右,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制造中大量存在的需要大体积材料去除的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粗加工。 相似文献
29.
针对滨海岩溶第四系表层土质地松软、承压能力弱的工程施工难题,以某公司矿山首采区周边土层为研究对象,考虑滨海潮汐作用导致渗流水头变化的特殊因素,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的手段,选取工程常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对岩溶表层松软土层进行注浆加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潮汐半潮及高潮环境下浆脉形态多样,且前进式注浆工艺加固效果最佳;埋深60 cm处定点注浆技术在承压能力及水稳特性提升方面具有最优的增长速率,被注土层抗压强度最大增幅为46.8%,水稳特性增幅区间为773 s.确定将现场采用半潮时段定点注浆技术、注浆深度为表土层平均深度的2/3处,作为滨海岩溶上表松软土层的最佳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