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溶液共混合相转移新技术,经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和三聚氰胺共价键合作用,制备了具有螯合配位作用的DTPA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采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环境扫描电镜(ESEM)、核磁共振谱(NMR)、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PVDF改性膜进行了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料、聚合氯化铝为添加剂制备得到一种改性硅藻土污泥脱水絮凝剂,研究了该絮凝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及其对城市污泥的脱水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改性硅藻土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比为30:1、热处理温度为350℃、焙烧时间为3 h.投加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硅藻土后,污泥的沉降比和脱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SV<,30>从88%降为45%、污泥比阻从11.4×10<'12>m/kg减小至1.23×10<'12>m/kg、泥饼含水率从96.8%降至79.6%.可见,经该絮凝剂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良的热诱导聚合技术,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分离膜表面接枝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羧酸基团.采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X衍射(XRD)、红外光谱(IR)、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X衍射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PVDF微滤分离膜(PAA-PVDF分离膜)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PVDF分离膜对Cu2 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热诱导聚合技术在PVDF分离膜表面成功接枝了羧酸基团,PAA-PVDF分离膜对Cu2 的去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4.
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来洲  林万舟 《腐蚀与防护》2003,24(10):441-444
采用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复合膜,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形貌和断面形态。用恒电位阶跃、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形成复合膜后,碳钢表面的耐蚀性能优良。结合环境扫描电镜的元素面扫描结果,初步探讨了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镀/溶胶一凝胶技术在碳钢表面制备了低磷(Ni—LP/TiO2)、中磷(Ni-MP/TiO2)和高磷(Ni-HP/TiO2)Ni—P/TiO2复合膜.采用X衍射分析仪和环境扫描电镜表征了Ni—P/TiO2复合膜的结构与形态.应用动电位极化和极化阻力(Rp)测量研究了复合膜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P/TiO2复合膜耐蚀性能优于Ni-P镀层,随NiP镀层磷含量的增加,Ni—P/TiO2复合膜的耐蚀性增强。Ni—HP/TiO2复合膜在0.5mol/L H2SO4溶液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为3.15μA·cm^-2,分别为Ni—LP/TiO2和NiMP/TiO2复合膜的40%和62%;其Rp为11.72kΩ·cm^2.分别为Ni—LP/TiO2和Ni—MP/TiO2复合膜的1.5倍和1.3倍,Ni—HP/TiO2复合膜较NiLP/TiO2和Ni—MP/TiO2复合膜有更佳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碳钢表面TiO2修饰膜制备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改进常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修饰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制备工艺.研究较优条件下制备的TiO2修饰膜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Fe3+掺杂TiO2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锐钛矿型不同含量掺杂Fe3 的TiO2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表征;通过对亚甲基蓝及腈纶污水中有机物的光降解分析,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掺杂Fe能够显著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硅藻土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硅藻土对污水处理厂进水进行混凝处理,尝试将硅藻土混凝和微滤分离膜处理技术相结合对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效果显著。当硅藻土用量为300mg/L时,结合微滤分离膜系统,能够满足生活杂用和市政杂用所需水质要求。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表征硅藻土混凝前后的组分和表观特征,初步提出了硅藻土的污水处理机理为吸附、混凝和中和三个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紫外分光法测定污水厂出水中的COD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SBR二级出水用滤纸过滤除去少许悬浮物后 ,研究其紫外吸光度值 (A)与COD的关系 ,最终确定在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COD =0 .0 0 5 79+ (14 .6 5 6± 0 .5 91)×A。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选取了贾第鞭毛虫、粪性链球菌、沙门氏菌三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作为指标,评价了连续微滤膜深度处理出水在生物学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