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3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对土槽中的1/4比例的钢框架模型进行激振,测得柔性地基的结构在不同上部结构-地基相对刚度比条件下的加速度反应。把结构吊至刚性地面,输入相同的地震波,测得结构在相应工况条件下的加速度响应。根据上部结构动力平衡方程,求出结构底部的剪力。对比同一工况下柔性地基条件下和刚性地基条件下结构底部的剪力,可得结构的底部剪力折减系数。结果显示,上部结构-地基相对刚度比是影响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随着上部结构刚度的变化,结构的底部剪力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2.
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尚守平  彭晖  曾令宏 《工程力学》2006,23(11):85-90,98
根据平截面变形假定,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性质,用分级加应变的方法计算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关系,得到的5根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和4根非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在此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受弯构件的二次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研究了碳纤维初始应变、截面高度、预应力大小对被加固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可有效发挥碳纤维高强性能,二次受力条件下预应力碳纤维布材的加固效果远好于非预应力碳纤维布材加固,可有效解决构件二次受力应力应变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在采用不同的界面剂处理下,水泥基砂浆加固混凝土构件的界面粘结抗拉强度和粘结抗剪强度,并进行了加固砂浆和基层混凝土的界面处的微观结构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剂对提高界面粘结强度有利,纯水泥净浆不能用作界面剂;硅粉、膨胀剂和高效减水剂合用能有效增强水泥基界面剂的粘结强度并控制干缩开裂;以超细硅酸盐水泥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基界面剂的粘结抗拉强度可提高60%,28d后强度基本稳定;可再分散聚合物胶粉能明显提高水泥基界面剂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04.
任意形状基础滑移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久  尚守平  徐建  王贻荪 《工程力学》2007,24(12):72-75,81
根据基础振动弹性半空间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推导出一个计算明置基础滑移振动的复合集总参数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复杂形状的明置块体基础在水平谐和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并将振幅计算结果与采用弹性半空间理论所得到的滑移振动刚度和阻尼系数公式(由大量试验、数值计算所证实)的振幅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结果非常吻合,基础沿x和y方向滑移时,振幅误差分别为9.2%和0.8%。利用该模型可以容易地计算在水平扰力作用下任意频率、任意泊松比和任意形状(不包括环型)的均质半空间上块体基础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05.
大比例模型结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土-桩-框架结构1/2比例模型动力相互作用野外试验研究,通过对模型进行地脉动测试得到了其基频,并分别在忽略重力、欠人工质量、人工质量三种工况下进行了模型的顶部牵引激励试验和顶部机械激励试验,且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试验结果,得到了一些有益结果。此外,研究了考虑土体动力非线性特征的粘弹性人工边界,提出了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中桩土分离、滑移以及基础提离效应的接触模型,并引入阻尼项表征桩土动力作用中的能量损耗。建立了试验模型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试验的模拟计算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进而进行了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尚守平  朱志辉  吴方伯 《工程力学》2006,23(10):118-124
通过野外大比例(1∶2)结构模型动力试验,研究了土与箱基及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别用脉动和牵引释放法测试了试验模型的自振频率及阻尼比,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发现,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时模型自振频率比不考虑SSI作用时模型第一阶自振频率最大降低8.5%。从牵引释放试验中基础测点和地面测点速度频谱对比可以发现,地面测点振动以纵向运动为主,并且与土体特征频率接近的高频分量得到加强。由近场地面爆破振动试验可知,对于高柔框架结构,其顶部速度反应主要是由基础转动引起的摇摆分量组成,上部结构弹性变形次之,基础平动分量最小。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具有埋置基础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提供了计算实例和丰富的试验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107.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受弯构件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探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可以通过预应力技术克服碳纤维现有加固技术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用于预应力碳纤维布外贴加固受弯构件的施工机具,并提出了完整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受弯构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8.
根据随机振动理论,研究了土层随机地震反应动力分析方法,介绍了场地土在动剪模量的变化分别为线性和指数时动力方程的求解问题,分别给出了基岩输人地震加速度为白噪声和过滤白噪声时土层反应及各阶振型反应的统计参数,从而建立了可靠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并且对同一场地土采用两种动剪模量变化形式进行了自振频率的对比计算和动力可靠度计算.  相似文献   
109.
墙率对箱形基础受力变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制了一个考虑箱形基础与地基及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SBSIA的基础上,研究了墙率对箱形基础受力变形及基底反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箱、筏基规范(JGJ6-99)>中墙率的规定可以适当降低,对箱形基础受力变形及基底反力的影响不大,但必须注意验算墙体的抗剪强度和基础底板的抗冲切强度.  相似文献   
110.
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约束梁抗剪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根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的约束梁和2根未加固的对比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技术对混凝土约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了抗剪加固对约束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剪切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加固,梁的抗剪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剪切刚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加固措施对斜裂缝的发展有良好的约束作用。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固梁的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