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无机盐对乳状液稳定性和转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进行化学驱油尤其是表面活性剂驱油的过程中,油藏地层水中含有的无机盐离子会对表面活性剂的乳化等性能产生影响。使用0.4%(质量分数)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乳化剂与原油制备了水包油型乳状液,通过向SDBS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共13种无机盐,考察了这些无机盐对水包油型乳状液稳定性和转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钠盐和钾盐均存在最佳盐质量浓度,在此质量浓度下乳状液稳定性增强,没有引发乳状液转相;二价和三价无机盐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其引发乳状液发生转相的能力依次为氧化铝>氯化铁>氯化钡>氯化锶>氯化钙>氯化镁;处于最佳盐质量浓度时,弱碱性钠盐可与SDBS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  相似文献   
32.
以嫩玉米、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乳酸菌为发酵菌,生产凝固型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玉米酸奶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嫩玉米与水比例为1:2进行打浆,加入0.2%α-淀粉酶,85℃,水解40min后得到嫩玉米乳液,然后再与鲜牛奶按1:1的比例混合,白砂糖的加入量为7%,LA401果胶和单甘酯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4%和0.15%,最后接入4%的乳酸菌,在42℃条件下发酵4h.玉米酸奶成品酸度在70~75°T之间,具有乳酸菌发酵特有的风味与玉米的清香味道,组织状态均匀,色泽呈现乳白色或淡黄色,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33.
试验以火腿和大蒜为主要材料,测定大蒜对火腿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计算出清除率。分别检测温度、反应时间、大蒜提取液使用量、p H这4个因素对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出大蒜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大蒜浸提液对亚硝酸盐的最佳清除条件为:水浴温度90℃,大蒜浸提液用量5m L,反应液中反应15 min, pH 4.2。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页岩储层中层理、天然裂缝等结构弱面和缝间干扰对缝网压裂效果的影响机制,根据全三维物模实验所观察到的裂缝扩展现象,理论分析了结构弱面控制下和缝间干扰影响下复杂裂缝的形成机制,并结合数模研究对现场有助于形成复杂裂缝的多种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出:结构弱面可使与之相遇的水力裂缝停止、转向或产生新缝,结构弱面发生剪切错动或张开后均可成为页岩气流动通道;此外,缝间干扰会影响后续裂缝的几何形态,从而改变其与结构弱面的逼近角;2级主裂缝间可以产生分支缝,有利于增加裂缝复杂度,适当降低裂缝间距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缝间干扰。目前已进行矿场试验的大排量低黏压裂液、暂堵转向、平台“拉链式”压裂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监测结果,作业方式的改进和不同压裂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增加裂缝复杂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5.
以粉煤灰陶粒、玄武岩纤维、膨胀蛭石作为掺量制备了适应于矿井围岩隔热的水泥砂浆试件,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隔热砂浆中3种掺量的最优配比,并对最优配比下的隔热砂浆进行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当粉煤灰陶粒掺量为96%,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6%,膨胀蛭石掺量为16%时,此时试件性能最为优越。  相似文献   
36.
提出了一种避难硐室相变储能墙体蓄热控温的方法,即常规状态下矿井压风、储能墙体相变蓄冷,发生矿难时墙体相变吸热的耦合控温方法;将硅藻土基相变材料作为储能骨料添加物制备复合水泥砂浆后敷设到避难硐室墙体,达到控温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当储能骨料掺入量为15%,活性炭的掺入量为6%,制备的复合水泥砂浆可适应用到避难硐室的储能墙体结构中,改善避难硐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