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2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电工技术   699篇
综合类   761篇
化学工业   1534篇
金属工艺   503篇
机械仪表   601篇
建筑科学   1066篇
矿业工程   587篇
能源动力   213篇
轻工业   958篇
水利工程   447篇
石油天然气   436篇
武器工业   109篇
无线电   8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4篇
冶金工业   410篇
原子能技术   87篇
自动化技术   88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The diversities of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Mg2FeH6-based complexes with and without TiO2 were investigated. Mg2FeH6-based complexes with and without TiO2 were synthesized respectively by reactive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es were examined by Sieverts-type apparat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e without TiO2 releases 4.43 % (mass fraction) hydrogen in 1.5 ks at 653 K under 0.1 MPa H2 pressure and absorbs 90% of the total 4.43 % (mass fraction) hydrogen absorbed in 85 s at 623 K under 4.0 MPa H2 pressure. But for the sample with TiO2 addi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it only needs 400 s to release all of the stored hydrogen and 60 s to absorb 90% of the total hydrogen absorbed.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desorption process of the samples with and without TiO2 are determined to be 71.2 and 80.3 kJ/(mol·K), respectively. The improvement in hydrogen sorption rate and and reduction in activation energ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ddition of TiO2.  相似文献   
142.
Spacecraft formation control strategy on Sun-Earth Lissajous orbi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carry out th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tasks near Sun-Earth Libration point L2, the CRTBP dynamic model was built up and the numerical conditional quasi-periodic orbit (Lissajous orbit) was computed near L2. Then, a formation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with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of parameter tuning.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ormation accuracy and present thruster’s capability, a threshold scheme was adopted for formation control. Finally, som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analysis were completed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相似文献   
143.
提出了一种基于Wolfram Burgard方法改进的多机器人未知环境协作探索策略.该策略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了减少重复探索区域和重探索的次数在代价值计算模型中加入了重复探索路径的影响因素;为了使各机器人始终保持通讯,在效用值计算模型中加入了有限范围通讯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算法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全局规划与局部规划相结合的改进算法.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及相比于Wolfram Burgard原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重复探索区域的重探索次数显著下降;机器人间能保持合理的间距以保证通讯不发生中断;算法的实时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γ-Al2O3和Ni/La2O3-γ-Al2O3系列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热重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Ni质量分数为10%的Ni/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稀土元素La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10%Ni/3%La2O3-γ-Al2O3催化剂的积炭量比10%Ni/γ-Al2O3催化剂积炭量降低了40%,稳定性大大提高。以Ni/La2O3-γ-Al2O3催化剂中Ni质量分数10%,并且La质量分数3%为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得的合成气CO/H2接近1/1。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原油处理站现有锅炉提供的蒸汽,进行掺蒸汽直接加热稠油处理的新工艺,整个流程掺蒸汽量的大小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自动控制,可使蒸汽与原油达到最佳混合,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介绍该装置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I/O接线图、梯形图。  相似文献   
14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了微波提取灰树花菌丝体多糖的工艺条件,并与直接水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70.21 W、提取时间6.91 min、液料比(mL/g)40.29∶1,提取两次,预测最大提取率为11.33%,验证试验的实际提取率为11.30%,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26%,和直接水提法相比,多糖提取率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147.
针对软着陆过程中自主选取安全着陆点的需要,研究了探测器机动能力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软着陆制导律,建立加速度模型积分结果与剩余燃料可生成速度增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探测器机动能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其次,将软着陆过程中抵消重力作用与位置机动看作两个独立的过程,并假设位置机动过程为理想两脉冲机动,推导出解析的软着陆机动能力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表明两种分析方法能够得到相近的结果,解析的机动能力分析方法可以实时的对探测器可能着陆区域进行预测,能够为探测器自主的选定着陆点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8.
采用复合絮凝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对北京某污水厂初沉池出水进行中试处理,研究了该工艺的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能。结果表明,在水处理量为0.75 m~3/h、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20μL/L的情况下,出水COD和TP、NH_4~+-N、T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20.5 mg/L和0.3、0.5、14 mg/L,均可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在长期投加复合絮凝剂的条件下,污泥沉降性能提升明显,胞外聚合物凝聚性变强,整体性能已十分接近好氧颗粒污泥。复合絮凝剂-SBR工艺继承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大部分优点的同时,更能保证污泥颗粒和出水水质稳定,可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相似文献   
149.
针对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文章介绍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概念、特点,结合计算机课程,提出了使用此方法进行教学时应把握的要点,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0.
由于褐煤具有含水率高,灰份大,易风化,发热值低等特点,使得成型难度很大.本文重点研究水份粒度、添加剂、成型压力等对褐煤成型的影响.最佳条件:粒度<1mm,水份14~16%,压力>50Tf,添加剂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