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9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性能混凝土粉体颗粒群分形密集效应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水泥基复合材料颗粒群分形几何密集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评价高性能混凝土粉体颗粒群的密集效应.方法 用分形模型通过数值解析的方法,根据已知最大、最小粒径,根据调整相应的分形维数,模拟传统的密实填充理论方程.并与高性能混凝土超细粉体常用颗粒群粒径范围比较,分析评价其密集效应.结果 研究表明,采用分形模型评价水泥基粉体材料(1~120μm)颗粒群,发现Andreasen最紧密堆积模型中指数为1/2和1/3时,对应分形模型的10~1000nm之间的颗粒群质量分数应在8.85%~18.72%,这与目前高性能混凝土中超细粉体材料如硅灰等常用掺量相吻合.适当提高粗颗粒含量对最紧密堆积有利.结论 要实现最紧密堆积,仅用超细矿渣和粉煤灰是不够的,必须降低中等颗粒含量,掺入硅灰,并适量增加粗颗粒的含量,分形模型对进一步探索超细粉体对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密集效应的内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重复载荷作用下矿渣混凝土的渗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HY系列全自动应力试验机对混凝土试件施加最大载荷为0.4fcy(轴压强度)和0.8fcy重复5次载荷.混凝土卸载后,通过测定混凝土加速氯离子渗透实验中阳极溶液的氯离子浓度,分析磨细矿渣掺量、载荷和渗透时间的关系.氯离子渗透经过非线性阶段后,阳极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加.结果表明:施加最大载荷为0.4fcy重复5次的压应力后,不同配比混凝土渗透性均比相应未加载混凝土大;最大载荷提高到0.8fcy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均进一步增大.掺入磨细矿渣可抑制载荷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增大作用,矿渣掺量不超过30%时,掺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掺量为40%时,抑制作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3.
结合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在近年来基于氨离子渗透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分析了将抗氯离子渗透性作为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于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规范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4.
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强度与水泥水化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非接触式微位移传感器法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从6h到28d龄期内的自收缩进行了测量,同时研究了密封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泥水化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自收缩和早期自收缩速率明显增大;对于同一混凝土而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水泥水化率均与自收缩成较好的线性关系;水灰比越低,同一龄期水泥的水化程度越低,水泥的化学收缩就越小,但混凝土的自收缩值却越大,证明自收缩与化学收缩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45.
应用透水法、改进快速Cl-渗透法及CH2Cl2浸泡法测定了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的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透水法未考虑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所受的约束作用,其适用性对强度等级的依赖性很强;而改进快速Cl-渗透法和CH2Cl2浸泡法避免了上述缺点,且二者得到的混凝土渗透性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高性能路面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理为基础,配制了不同水胶比的高性能混凝土及与其相对应的基准混凝土。在标养条件下,测定其3、7、28、56d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采用ASTMC1202方法测定其28d龄期的Cl~-渗透通过的电量和Cl~-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47.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实测与芯部的力学性能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千岛湖一号特大桥拱座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实测,得到混凝土温度场数据.根据实测的温度发展规律,在实验室内进行温度匹配养护,测试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匹配养护的混凝土的强度较标养下早期发展速度快很多,匹配养护的混凝土后期强度趋势发展平缓;弹性模量与强度的发展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48.
约束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早期收缩开裂是高性能混凝土,特别是大流动度混凝土施工应用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这种裂缝的产生主要与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条件及混凝土所处约束条件有关。本文对掺硅灰、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早期开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硅灰加剧了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优质磨细粉煤灰的加入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普遍存在的早期开裂问题,采用板式混凝土开裂架研究了掺硅灰、粉煤灰、矿渣粉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同时测量了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及在干燥条件下的总收缩。试验结果表明:掺硅灰对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早期总收缩影响不大,但使混凝土早期开裂加重;掺粉煤灰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明显减小,而总收缩并不降低;掺矿渣粉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和总收缩都增大,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均使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且掺粉煤灰抗裂性优于矿渣粉。掺硅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增大,徐变和应力松弛能力降低;而掺矿渣粉或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减小、徐变和松弛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0.
粉煤灰水泥石碳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SEM、EDXA和MIP等手段对碳化前后水泥石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水泥石碳化后大孔增加原理,并通过碳化收缩裂缝分析说明了粉煤灰水泥石抗碳化性能劣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