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间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选择结合作用最强的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胶表面进行修饰,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作为模板分子,在硅胶表面聚合制备了邻苯二甲酸酯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用傅里叶红外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吸附等温曲线实验选择了效果最好的正己烷作为溶剂,实验表明:MIPMs-模板分子在4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Scatchard法分析了MIPMs-模板分子的吸附平衡常数(K)和吸附容量(Q),结果显示高吸附容量曲线Kd1=36.36mmol·L-1,Qmax1=33.58μmol·g-1;低吸附容量曲线Kd2=0.8850mmo·L-1,Qmax2=8.504μmol·g-1。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IPMs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静电偏转器高阶像差在三维空间的微分代数计算。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静电偏转器电场的三维分布,通过三维数据拟合方法构造电磁场分布的三维局部解析式,将电场量转化为微分代数扩展数,利用微分代数方法分析计算偏转系统直至五阶的像差。验证了数据拟合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工程设计分析的需要。编写了相关的计算软件,具体分析计算了一个八瓣电极偏转器直至五阶的几何像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浓度的Na+、Ca2+和pH值对鲸鲨皮I型胶原蛋白和鲸鲨皮Ⅱ型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I型胶原蛋白的特征性紫外吸收波长位于233.05nm,Ⅱ胶原蛋白的特征性紫外吸收波长位于232.90nm和277.88nm。研究胶原蛋白的聚集动力学曲线,发现鲸鲨I型胶原蛋白和鲸鲨Ⅱ型胶原蛋白浊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均呈S型,其聚集过程均可分为初始阶段和生长阶段及趋于稳定阶段。通过高灵敏度差示量热扫描仪对鲸鲨I型胶原蛋白和鲸鲨Ⅱ型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鲸鲨I型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为40℃,鲸鲨Ⅱ型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为62℃。较低浓度的Na+、Ca2+使I型胶原蛋白和Ⅱ型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金属离子的加入影响了胶原蛋白分子之间带电氨基酸残基的相互排斥作用,降低了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较高浓度的Na+、Ca2+使I型胶原蛋白和Ⅱ型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持续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金属离子与胶原蛋白分子竞争水分子,从而导致胶原蛋白的不稳定;继续增加Na+、Ca2+金属离子的浓度时,I型胶原蛋白和Ⅱ型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由于发生盐析而增加。I型胶原蛋白在强酸强碱处理后,蛋白的吸热变...  相似文献   
14.
电子的热初速对强流电子注磁聚焦系统的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系统地考虑电子热初速分布和空间电荷效应计算非层流强流电子注聚焦系统;导出了局部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电流密度分布的演化方程;编写了强流电子注磁聚焦的软件,研究了热初速分布对周期磁聚焦电子注电流密度分布及其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ABS反应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永锋 《弹性体》2001,11(4):24-26
要反应挤出接枝技术,在ABS上接枝MAH,探讨了ABS性能、MAH用量、引发剂品种和用量对MAH接枝率的影响。并用MAH接枝ABS与PA6制成合金,其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制备纳米银,并将其负载于改性硅藻土;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与载银硅藻土合成载银硅藻土/PNAC复合凝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纳米银、复合凝胶和载银硅藻土进行表征,并对复合凝胶的pH值、温度响应性和抗菌性进行测定。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银粒径为(75±10) nm,且纳米银负载于改性硅藻土表面孔洞中; FTIR表明复合凝胶制备成功;抑菌实验表明,复合凝胶能够持续缓释纳米银产生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8.
基于Mn-ZnS量子点(QDs)的荧光特性,以SiO_2纳米颗粒作为支撑材料,以三价铁[Fe (Ⅲ)]为模板离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成功制备了新型荧光印迹聚合物(SiO_2@QDs@Fe-IIP)。该聚合物显示出优异的荧光特性和选择性,在优化条件下,随着Fe(Ⅲ)浓度的增加,荧光印迹材料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增加,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50μmol/L,相关系数R~2为0.999 2,且方法的检测限为2.229 nmol/L。同时将其成功应用于自来水样品的检测,三种加标水平下Fe (Ⅲ)的回收率均超过96.51%,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4.58%。首次将量子点和离子印迹技术相结合用于Fe (Ⅲ)的痕量测定,为后期制备具有高选择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微波、超声波及超声波-微波共同作用对鲑鱼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通过紫外、红外光谱扫描及氨基酸组成分析对鲑鱼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蛋白酶解液经超声波、微波处理后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经微波、超声波-微波红外吸收光谱在1669cm-1处的C=0伸缩峰,及1544cm-1处的N-H弯曲峰均发生偏移,且峰形变得更为尖锐,可以推测鲑鱼肽的二级结构经过超声波、微波处理后均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鲑鱼肽的氨基酸组成发现:经过微波、超声波及超声波-微波共同处理后,鲑鱼肽游离氨基酸中与抗氧化相关的氨基酸总量变化不显著,证实了其活性物质为小分子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5为载体,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具有较高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复合物MIPs@MOF-5。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吸附再生性实验。结果表明,MIPs@MOF-5对模板分子具有较明显的识别能力和选择性。用于实际水样检测DBP,MIPs@MOF-5能很好地吸附水中的DBP,回收率为89.02%~92.27%,相对标准偏差在3.9%~6.8%之间。本方法可快速、简单特异性吸附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