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7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乳液聚合,合成了结构明确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催化剂、引发剂、乳化剂等都影响ATRP乳液聚合,使用非离子型乳化剂油醇聚氧乙烯醚所得乳液稳定,只有少量凝胶出现,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实际值与理论值较为一致。随着乳化剂、催化剂、引发剂用量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聚合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TRP乳液聚合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44,乳胶粒粒径为105.0 nm,粒径分布为0.211,凝胶质量分数为15%,可稳定贮存三个月的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乳液。  相似文献   
22.
研究3,3,3-三氟丙烯结合量不同的三氟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酸催化水解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氟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分析法和差热分析等方法表征聚合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能随水解度不同引起的变化。结果表明:共聚物的酯基的水解度随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72h酯基的转化率可达99%,随着水解度的增大,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逐渐升高,表面能逐渐增大,明显地呈现表面活性剂性质,但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及其分布指数(IPDI)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3.
用本体加成-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新型单组分、无溶剂、室温湿固化端异氰酸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考察了合成工艺、NCO/OH摩尔比、异氰酸酯种类、丙烯酸酯单体对其粘接性能及丙烯酸酯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生成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M D I/PM D I质量比为1/2,NCO/OH摩尔比为15/1,丙烯酸酯单体采用半连续加料法,过氧化环己酮/N,N-二甲基苯胺复合引发,丙烯酸酯单体转化率可达到100%。用于橡木/聚丙烯(PP)粘接,PP破坏,剥离强度可达到15.4 N/cm。  相似文献   
24.
丁苯胶乳接枝醋酸乙烯酯共聚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丁苯胶乳(SB)与水泥的相容性,采用醋酸乙烯酯(VAc)单体与SB进行乳液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和乳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为:[VAc]=5.0mol/L;[(NH4)2SO3]=9.4×10-3mol/L;乳化剂C12H25SO3Na含量为4%(按单体质量计),温度80℃,时间3h。以IR测定了未接枝的的SB和接枝物的结构,比较二者的IR谱图,在1815.44cm-1、1753.91cm-1处有强吸收峰,表明接枝物含有羰基,从而证明VAc接枝到SB上。以SEM观察了胶乳的成膜性,接枝聚合物的成膜性远优于未接枝的SB膜;其拉伸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5.
26.
对醋酸乙烯酯/十一烯酸钠(VAc/SU)乳液聚合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共聚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及乳液性质的影响,考察了SU的用量对乳液稳定性、黏度、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等的影响,并根据机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兼具双亲性和膨胀性吸水膨胀橡胶对有机溶剂的吸收性能,测定了该吸水膨胀橡胶中有机相的溶解度参数,研究了吸水树脂等无机相对吸水膨胀橡胶在有机溶剂中最大溶胀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以超临界CO<,2>为反应介质进行了马来酸酐(MA)和乙酸乙烯酯(VAc)的共聚合,制备了不同结构的MA和VAc共聚物[P(MA-co-VAc)],研究了该聚合及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和反应压力对产物的形态影响较大,当n(VAc)/n(MA)为1:1,反应压力大于或等于15 MPa时,可制得P(MA-co-VA...  相似文献   
29.
对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聚合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指出环境友好的水性聚合物的制备将会是以后发展的趋势。同时对单体配比的选择,助剂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0.
重点介绍了聚氨酯的氟化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含氟聚氨酯的优点和在纺织品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